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9年,安徽省旱涝交织,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指)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抢先抓早,精心组织,强化落实,有效应对强降雨、台风暴雨和干旱灾害。(1)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机制建设。①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时调整省防指组成人员,明确省政府领导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分工。市、县防指于主汛期前完成调整,全省有12个市、50个县(市、区)防指日常工作由应急部门承担,其余仍由水利部门承担,确保了改革期间防汛抗旱工作有人抓、不断档。②完善工作职责和预案。研究制定省防指工作机制,修订省防指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厘清相关部门防汛抗旱职责分工。修订上报《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③完善军地联防机制。进一步完善与省军区、武警安徽省总队、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等抗洪抢险队伍对接,构建应急联动机制。④加强培训演练。省防指分别在淮河、巢湖水域开展了防汛抢险综合演习,对180余名市、县指挥长和省防指新调整成员以及市、县应急系统150余名防汛抗旱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指挥调度能力和业务水平。全省各级共开展防汛演练220场、1.1万人次参加。  相似文献   
2.
1995年汛期,我省沿江江南及皖西部分地区遭受大暴寸及特大暴雨袭击,长江干流部分堤段接近或超过历史最主洪水位,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团结抗洪,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减灾作用,取得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值得认真思考和总结,本文综合各地抗灾斗争中所得的启示,对今后导抗洪工作谈了几点意见,仅供有关文献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如何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做好准备,确保安全度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结合安徽防汛实际,防汛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特别艰巨。 1、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安徽是个多灾的省份。安徽位于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地带,极易发生水旱灾害。进入90年代的6年间,已连续发生了五次严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底、8月初,滁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洪水。通过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门的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将洪涝灾害损失减轻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在防洪抗灾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希望能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此次汛情的特点、采取的主要防汛调度措施、防汛效益分析以及“08.08”滁河防洪调度给我们的启示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1996年6至7月,淮河流域连降大到暴雨淮干出现四次洪水过程。特别第四次洪水来势迅猛,而后期又无明显降雨,如何合理调度行蓄洪区和水库,确保淮干渡汛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淹没损失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防汛抗旱预案是防汛抗旱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介绍安徽省防汛抗旱预案体系的建设情况,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要点解读;针对防汛抗旱预案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防汛抗旱工作实际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7年是我国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召开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大江大河大湖大水库安全度汛,不出现大的问题,既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又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是严肃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安徽省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门本着“夏汛冬防”和“抓早、抓好、抓实”的精神,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突出重点,主动防范,为确保1997年度汛安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怀洪新河工程是淮河中游的大型分洪河道,2003年汛期怀洪新河首次运用,对减轻淮河干流的防洪压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对其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蒸发站利用水力式土壤蒸发器和葛葛依土壤蒸发器近7年实测土壤蒸发资料,以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研究相关关系及土壤蒸发时程变化规律,提出了土壤蒸发计算模式,以利推算,插补,移用和延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底、8月初,滁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洪水。通过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门的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将洪涝灾害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同时,在防洪抗灾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应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