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利用DEM、地质图等资料,基于3S技术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及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碳酸盐岩组区域、8°~25°坡面,8°~25°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为588.001 5 km2、占石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87%;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随坡度加大的变化,在坡度小于25°时呈上升趋势,在坡度超过25°时呈下降趋势,坡度超过35°的面积只有2.679 3 km2、仅占0.36%;淅川县土地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多层土体、变质岩组、侵入岩组,各岩组区域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面积分别为461.59、164.54、119.20、66.86、40.63 km2,石质荒漠化发生率分别为58.26%、23.56%、1.96%、30.74%、24.98%,在碳酸盐岩组区域分布面积和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岩性区域。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已建的大中型水库中,作为饮用水水源地承担向县城以上城市或城镇供水任务的共计有47座,涉及河南省郑州、洛阳等12个市35个县市区,分属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4大流域。这些水库一般都地处山丘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同时,入库泥沙携带大量面源污染物进入水库,造成水库淤积,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通过对水源地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泥沙和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上,分中高山区、浅山区、丘陵区、库岸周边区提出了不同的综合治理措施;针对水质污染状况,提出了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依生存的首要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土之不存,人将焉附?理何读可持续发展。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导致我省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长期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本从分析土壤侵蚀对我省国土资源的危害入手,论证土保持在土壤侵蚀劣地国土资源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区论 了不同类型土壤蚀劣地国  相似文献   
6.
7.
闹峪河小流域位于丹江口水库库区,作为丹南项目区的重点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布局的基础,根据流域自然状况、社会现状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8.
王伟  姚文艺  张攀  徐建昭 《人民黄河》2024,(2):129-134+141
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及乡村振兴等提供科技支撑,对多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关键技术及典型模式进行系统归纳,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是随着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多项国家战略的实施而逐步建立和不断丰富完善的,多年来黄河流域各地区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探索了多种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包括水土保持-地貌-生态经济高适配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经济模式、风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砒砂岩区生态治理-衍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半干旱区乡村能源生态型良性循环模式、黄土高塬水土保持型生态经济带治理模式等。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生态治理-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理念薄弱,二者的协同性不高且耦合协调的空间不均衡,发展模式结构单一、规模效益不高等。建议:创新生态治理-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型生态治理与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及其生产与产业体系,探索“全托全链”的推广机制;构建适宜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