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声联合乳酸处理研究其对沙门氏菌游离及生物膜菌体的杀菌作用。结果表明:超声(400 W)联合0.5%和1.0%乳酸处理有明显的协同杀菌作用。超声联合1%乳酸,可在30 min内完全杀死沙门氏菌游离细胞,60 min内使肠炎沙门氏菌生物膜细胞降至低于检测限。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胞外ATP浓度检测发现:超声联合乳酸处理造成菌体细胞形态结构严重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显著增加,菌体胞内ATP泄露。呼吸链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超声联合乳酸处理可导致细胞中呼吸链脱氢酶的活性迅速降低。结论:超声联合乳酸处理对沙门氏菌游离及生物膜菌体有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得出保加利亚乳杆菌适宜的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牛肉膏,适宜的碳氮比例为6∶1。在10L发酵罐水平上探明了新型培养基的增殖效果,证实保加利亚乳杆菌在优化发酵培养基中42℃培养8h后的活菌数达到3.6×109cfu/mL,增殖效果是经10%脱脂乳培养后的1.5倍。同时发现,当发酵液中乳酸盐浓度高于37.2g/L会抑制菌体生长,亟待发展新技术来解决代谢产物遏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了解在非霉变和不产毒的储存条件下,原粮中昆虫对真菌毒素含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测定了含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玉米分别接入15、45和135头/kg米扁虫幼虫和成虫后不同存放时间AFB1含量。结果表明,米扁虫幼虫和成虫接入一定时间后均可导致玉米中AFB1含量和霉菌总数显著降低,米扁虫成虫对AFB1含量降低的作用大于幼虫,玉米破碎粒率越低时AFB1含量降低越显著,虫口密度越大、接入时间越长,AFB1含量降低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许多真菌可以引起稻谷霉烂、变质,并且一些真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对人、畜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从储藏稻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可培养真菌的优势菌,通过传统的菌落培养及菌丝、孢子观察,初步判断该菌隶属青霉菌属。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18SrDNA及ITS序列进行分析,通过PCR扩增,得到序列长度为1 719bp的18SrDNA和序列长度为517bp的ITS序列,通过对其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了其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该菌株为扩展青霉。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8SrD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的方法对新收获稻谷储藏期间的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该法可以快速检出传统培养法不能检出的Rhodotorula mucilaginosa、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ryptococcus aureus、Phoma sp、Chaetosartorya cremea、Trichosporon caseorum等霉菌,且该法操作简便,为粮食霉菌的检测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方法,同时极大地补充了储粮真菌的真菌库。  相似文献   
6.
香樟精油抑制灰绿曲霉的活性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樟精油(Cinnamomum camphora essential oil)作为一种绿色、健康且抑菌活性强的天然植物精油,在食品行业中有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香樟精油对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的抑菌效果及其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以及抑制灰绿曲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等实验评价了香樟精油对灰绿曲霉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麦角固醇、镜检和线粒体ATP酶活性等研究了香樟精油对霉菌细胞膜组分、菌体形态和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孢子凋亡,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香樟精油对霉菌的作用,从而阐明香樟精油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香樟精油对灰绿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 μL/mL;最小杀菌浓度为8 μL/mL;香樟精油处理可抑制灰绿曲霉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霉菌质膜中的麦角固醇含量由814.41 μg/g下降到155.06 μg/g;且线粒体ATP酶活力下降。精油处理后的灰绿曲霉菌体形态严重破坏,产生褶皱与凹陷;霉菌细胞膜完整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香樟精油可能用于抑制储粮霉菌的生长,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7株乳酸菌为出发菌株,应用琼脂扩散法,以黄色微球菌为指示菌,筛选到了一株具有较大抑菌作用的乳酸菌.对S7产生的抑菌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表明,该抑菌物质的性质与Nisin一致;同时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7是一株乳酸乳球菌,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这是一株Nisin产生菌.  相似文献   
8.
谷物霉菌挥发性物质的电子鼻与GC-MS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粮食受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6种谷物中常见霉菌在不同生长阶段(1、2、5、13 d)的特征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GC-MS结果显示不同霉菌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存在差异,且在生长后期差异更加显著。基于电子鼻信号的主成分分析(PCA)法能够有效区分生长中后期(5、13 d)不同菌属的霉菌样品。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黄曲霉类、寄生曲霉类和青霉类样品的整体判别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97.4%。结果表明,运用电子鼻与GC-MS技术对粮食霉菌污染情况进行快速鉴定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稻谷在生长、收获和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加工形成的粮食制品进入食物链后,易引发人类急、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代谢产生的天然毒素主要分为B族黄曲霉毒素、G族黄曲霉毒素及M族黄曲霉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众多霉菌毒素中较常见且毒性较高的一种,过量摄入具有致癌、致畸形、免疫抑制等毒性效应。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稻谷中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结构,检测及防控等方面对稻谷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展开综述,并对其检测方法和脱除方法进行了概述对比,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具有强毒性、强致癌性的一种真菌毒素。为了筛选出AFB1降解菌,将实验室保藏的真菌菌株与AFB1共培养,选取降解率最高的菌株,经形态学和ITS rDNA分析确定其种属,分离菌株不同组分(菌悬液、菌体、孢子液、发酵液)后探究其降解AFB1的有效组分,并将有效组分菌体破碎后作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培养72 h后的郝克氏青霉MD1菌悬液和未破碎菌体对AFB1降解率分别为98.15%和28.20%,菌体破碎后对AFB1的降解效果更好,培养24 h后对AFB1的降解率为55.40%。因此,郝克氏青霉MD1的菌悬液和菌体内的活性组分能有效降解AFB1。本研究筛选出的郝克氏青霉MD1扩大了AFB1降解菌的菌种库,为AFB1的生物降解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