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基于Android开源平台对MicroNIR 1700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开发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实时检测云系统。方法使用USB Host模式开发Android app应用程序,实现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控制、光谱采集、样品指标检测、短信通知等功能;采用SHH开源架构搭建web云服务平台,依据光谱分析仪器需求实现了数据监听、数据库存储以及检测信息地图标注等后台服务功能,Android设备通过移动网络与web云服务连接,实现数据的传递与共享。结果使用者仅需通过app程序下载相对应的模型文件并连接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即可实现样品指标的现场检测,并结合网络云服务实现了样品指标检测结果、模型信息、测量时间、终端定位等关键数据的智能云端化监测管理功能。结论该系统运行稳定,为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2.
肉脯加工中风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肉脯加工过程中的原料肉、拌料肉、半成品以及成品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利用电子鼻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成分分析和差异性评定。结果表明肉脯在不同加工阶段的主要风味成分为醛类、烃类、酮类、醇类、羧酸类、酚类和杂环化合物,加工过程中风味成分增加的有:α-水芹烯、丙酮醇、糠醇、2,3-丁二醇、乙酸、2,4-戊二烯醛、2,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咯;风味成分减少的有:茴香烯、Alpha蒎烯、1-石竹烯、甲基乙酰甲醇、正戊醇、正己醇、1-辛烯-3-醇、庚醇、正辛醇、1-壬醇、壬酸、正己酸、辛酸、2-正戊基呋喃。原料肉中的特征成分有:1-石竹烯、壬醛、正辛醛、己醛、1-辛烯-3-醇、辛醛,总相对含量为70.873%;成品中的特征成分有:甲基乙基乙醛、乙酸、壬醛、2,5-二甲基吡嗪、1-石竹烯、2-二甲基吡嗪,总相对含量为42.987%。各加工阶段样品的特征风味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加工工艺对肉脯风味的成分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银杏果酶解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杏果经不同酶解发酵方式制备后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G、A、B、C、D、E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成分212种,分别为77、70、45、41、79、80种。银杏果经淀粉酶协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合发酵(E)的风味最优,醇类、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显著增加,烃类、醛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显著下降;对银杏果青草味等不良风味起主要作用的壬醛、己醛、辛醛、癸醛、己醛、苯甲醛、2,2,4,6,6-五甲基庚烷、癸烷、二甲苯等挥发性风味成分,其相对含量显著下降或未检出;产生了令人愉悦的苯乙醇(25.79%)、异戊醇(15.56%)、2,4,5-三氯苯基肉桂酸酯(13.29%)、2,3-丁二醇(7.10%)、3-甲硫基丙醇(3.67%)、乳酸(3.00%)等主要的风味成分,相对含量共68.41%。主成分分析法将6种样品分成两类,E样品的综合评分较高,说明银杏果采用E方式对良好风味的形成最有利,为银杏果精深加工过程中风味控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风味指纹谱的肉脯加工阶段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肉脯不同加工阶段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分析,构建不同加工阶段肉脯的GC-IMS风味指纹图谱,实现不同加工阶段肉脯的判别分析。采用GC-IMS对肉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料肉、拌料肉、发酵肉、半成品肉和成品肉的VOCs进行检测和分析,对选取的GC-IMS图谱特征区域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加工阶段的肉脯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肉脯在加工过程中主要的VOCs为醇类、醛类、酸类、酮类、杂环化合物、芳香烃以及酯类,GC-IMS风味指纹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各加工阶段的肉脯样品,为研究加工工艺对肉脯风味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技术,也为肉制品的品质鉴别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大米储藏过程中脂肪酸的快速预测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不同储藏阶段大米的挥发性有机物质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进行检测分析, 并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法建立脂肪酸与VOCs之间的线性模型。结果 大米在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储藏过程中, 大米VOCs成分主要以醇类和醛类物质为主, 除1-辛烯-3-醇物质外, 其他VOCs在储藏过程中含量均呈整体下降的趋势; PLSR交叉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R2值为0.9544, 均方根误差值为2.4093。结论 基于VOCs特征变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准确、快速预测大米不同储藏时期的脂肪酸值, 为基于风味信息实现大米品质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Android平台利用微型可见光探测器开发了便携式颜色检测系统,实现了系统控制、指标检测、颜色表征等功能。对4个不同等级的碧螺春茶汤色度进行检测,探究不同冲泡时间和温度对其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2)℃时,茶汤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明度值L*和红绿色度值a*均呈线性减小趋势,黄蓝色度值b*呈增大趋势;样品在冲泡时间为3 min,冲泡温度为(45±2)、(40±2)℃的条件下,其色度值差异不显著。该微型测色仪稳定可靠,可应用于液态样品颜色的快速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7.
玉米蛋白水解为玉米活性肽会呈现出苦味,限制玉米活性肽的应用。该文以去除玉米活性肽苦味为研究目标,以玉米活性肽苦味值为指标,采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脱苦和活性炭吸附脱苦两种方式,去除玉米活性肽的苦味。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玉米活性肽的最适脱苦条件。风味蛋白酶在pH值6.0,酶底比(E/S)1.5%,酶解时间3 h,得到玉米活性肽的苦味值为1.07;活性炭在pH值5.0,温度60℃,活性炭添加量3.0%,吸附2 h,得到玉米活性肽的苦味值为1.27,基本尝不出苦味。  相似文献   
8.
宁德酸豇豆为福建宁德地区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具有发酵时间短,工艺流程简单,口味独特的优点。为进一步对这种传统产品进行现代化生产的改进,通过对辅料比例和发酵初始p H的调整,制得一种感官品质更好,安全性更高的产品。研究发现,宁德酸豇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p H 5.0,豇豆30%,食盐浓度6%,白酒2%,香料添加量为花椒0.75%,红朝天椒3%,生姜5%,蒜头0.5%(均为占水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于消毒容器中25℃密闭发酵48 h。  相似文献   
9.
为提取广西香米中的共享风味指纹信息,实现广西、五常区域香米样品的快速判别,本研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53个香米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采用图谱预处理结合自动阈值分割方法提取二维图谱中能够表征广西香米中共有风味成分变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使用二次线性判别分析(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QDA)建立2类区域香米样品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自动阈值分割方法共提取了广西香米样品中285个共享特征变量,2类样品在主成分得分图中均有各自的归属区域,QDA判别结果表明2类香米样品的识别率达到100%,可实现2类香米样品的准确判别。综上,数字图像处理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提取GC-IMS二维图谱中的特征信息变量,实现香米品质的快速、无损、准确分析,也为其他类似联用仪器的多维特征信息提取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鲢鱼肉粒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鲢鱼鱼肉粒干燥工艺,探讨了鱼肉粒的水分含量、干燥方式和干燥工艺条件对鱼肉粒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干燥条件下的产品进行了感官、质构和色差分析。结果表明,鱼肉粒的最佳水分含量为17.33%,最适干燥方式为微波热风组合干燥,最佳干燥条件为:50℃微波干燥(10min)后再85℃热风干燥(2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