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为了实现小麦品质(干物质、重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对35个小麦品种样品进行了近红外系统扫描,获取光谱信息,并进行高斯滤波平滑(GFS)、归一化(N)和基线校正(BC)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分别建立光谱信息与干物质和重量参考值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回归系数法(RC)和连续投影算法(SPA)两种方法在900~1700 nm范围内选择最优波长对全波段PLS模型进行优化。基于选择的最优波长,分别建立PLS和ML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RC法从RAW光谱中筛选出的20个最佳波长构建的RC-RAW-PLS模型对干物质有较好的预测性能,rP为0.93,RMSEP为0.03%。基于SPA法从RAW光谱中选取的12个最优波长建立的SPA-RAW-MLR模型对重量有较好的预测性能,rP为0.89,RMSEP为0.32 g。综上所述,近红外光谱结合PLS和MLR算法可分别用于小麦籽粒干物质和重量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不同方式提取不同品种小麦麸皮中的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对提取的AX进行结构表征并比较其抗氧化性。方法:分别利用碱提、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和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法从不同品种小麦麸皮(‘百农207’‘百旱207’‘冠麦1号’‘华育198’和‘华育166’)中提取AX,测定其化学组成,对比其分子质量、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结果:3?种提取方式中,碱提法得率较高,且总糖质量分数较高;酶提法则能更大程度地保留多酚,这可能是酶提AX抗氧化性较好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AX的分子质量,且酶提AX单糖组分比例与碱提AX差异较大,糖苷键连接方式也更复杂;两种酶提法相比,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AX得率和总糖质量分数更高,但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AX多酚质量分数更高,且二者单糖比例及糖苷键连接方式也不同;此外,不同品种麸皮AX的分子质量、单糖比例、糖苷键连接方式及比例不同。结论:碱提、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和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3种方法从小麦麸皮中提取得到的AX结构及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酶提法相对碱提法AX得率和分子质量较低,但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性能较好;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较...  相似文献   
3.
蔬菜皇后--珍奇品种百薯1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级宾馆、饭店中,有一种蔬菜正悄然流行。这种蔬菜集天然无公害、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强、口感风味好等诸多优点于一身,备受消费者青睐.在香港被誉为“蔬菜皇后”,日本尊其为“长寿菜”,美国把它列为“航天食品”。其实,这种蔬菜是一种特殊的甘薯茎尖。但是,在目前世界范围内.适合生产这种蔬菜的甘薯品种十分稀缺。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最具前景的现代无损分析技术之一。NIRS技术融合了计算机、光学、数学、化学和化学计量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简便、快速、低成本、无污染、不接触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品质分析与检测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NIRS技术在小麦粉理化指标(如水分、灰分、蛋白质、淀粉)、粉质指标(如面筋、面筋指数分、沉降值、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及掺杂物(如甲醛次硫酸氢钠、滑石粉、过氧化苯甲酰、石灰、偶氮甲酰胺、曲酸)等方面的检测研究进展。同时,基于当前研究进展,NIRS技术在光谱数据挖掘、建模算法优化、模型稳健性等方面还需大量研究,为研发小麦粉质量快速无损检测设备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菜型甘薯茎尖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叶菜型甘薯茎尖和21种常见蔬菜为材料,对比分析了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1)甘薯茎尖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其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居第1位.(2)甘薯茎尖的E/T值为39.50%,E/N值为0.65,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3)甘薯茎尖中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Val、Ile、Leu、Phe+Tyr、Lys、Thr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与1973年FAO/WHO修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模式谱基本一致,仅Met+Cys中度缺乏.(4)甘薯茎尖中鲜味类、芳香族、甜味类氨基酸含量居第1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