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灰色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此方法对QCd1.0镉青铜和QSn7—0.2锡磷青铜两种金属材料随温度变化的σb和αK值做了一步与二步预测,经与实验结果对比,所预测结果误差很小,满足实际精度要求,可做为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分析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THz技术在军事中潜在的应用方向,本文研究了产生及检测THz辐射源的方法,针对THz波的特点,分析了THz技术在隐身飞机、探测弹道导弹及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发展,医院建设离不开信息管理技术。这项技术,方便了医院的管理,也为医患双方提供了巨大便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拥有这方面技术的人才却十分稀缺,从业状况也差强人意。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医院还是培养人才的医学院校都应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4.
TC11钛合金β锻造工艺、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变形程度、冷却速度和热处理规范等因素出发 ,研究了 TC1 1钛合金 β锻造的组织和性能 ,结果表明 β锻造采用大变形量、锻后水冷及转炉等温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锻造加热温度对TC11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锻造加热温度对TC11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转变点以下10℃加热锻造,可以获得等轴和网蓝条状的混合组织;这种组织不仅有较好强度,而且塑性和热稳定性能高于锻造。  相似文献   
6.
梁自民  李晓芹 《制冷》1992,(3):61-63
牙髓炎及根尖周围炎是感染性疾病,是龋齿及牙周炎两大口腔疾病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合并症。龋齿及牙周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都很高,而且其预防及治疗工作又远远没有普及,因而发展成为牙髓炎及根尖周围炎是极常见的。由于牙齿的根管系统解剖情况特殊-有很多侧枝根管及附根管,并且还与亿万牙本质小管相通,微生物可逆行到根部前期牙本质或牙本质小管中繁殖,而且常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用目前常规根管治疗方法,常常达不  相似文献   
7.
烟草绿原酸、芸香苷、烟碱和茄尼醇的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茄尼醇和烟碱的高效利用,探索了利用有机溶剂从烟草中同时提取绿原酸、芸香苷、茄尼醇和烟碱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以超声波为辅助手段,烟末样品在料液比1:10,提取温度40 ℃,依次以80%、95%、80%的乙醇溶液或80%、80%、95%乙醇溶液组合为提取溶剂提取3次,提取时间依次为20、10、10 min的条件下,烟草绿原酸、芸香苷、烟碱、茄尼醇的提取率均达99.75%以上,该方法适用于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茄尼醇和烟碱的综合提取。  相似文献   
8.
采用箔-纤维-箔法制备SiC_f/Ti6Al4V/Cu复合材料,研究Ti6Al4V在连续SiC纤维增强Cu基复合材料中作界面改性涂层时的界面反应结合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材料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以及SiC_f/Ti6Al4V界面和Ti6A14WCu界面的反应扩散特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并没有显著提高;SiC_f/Ti6Al4V界面反应非常微弱;而Ti6Al4V/Cu界面反应非常明显,主要是Ti原子与Cu原子之间的反应,反应层厚度约为20 μm;反应产物主要呈4层分布,分别为CuTi_2、CuTi、Cu_4Ti_3和Cu_4Ti.  相似文献   
9.
主要采用弹性力学及三维弹性材料各向异性理论,时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的结构进行力学模型简化,推导出简便适用的计算复合管道的应力公式。将得出的公式用ANSYS软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公式与ANSYS分析结果符合良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钛合金β锻造组织不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技术以及显微硬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TC1 1钛合金经 β锻造后的不均匀组织的本质、形成机理、危害性及产生的原因。并探索消除不均匀组织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