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回渗性自动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主要性能与参数等内容,采用该设备与人工法分别对同类产品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测试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测试效率提高近两倍。  相似文献   
2.
文中开发了一种利用特异性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引物组进行分子标记的辅助方法,以实现对汉麻、苎麻和亚麻的韧皮纤维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收集的汉麻、苎麻、亚麻3种麻类植物的9个亚种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通过建库与筛选得到能用于鉴定3种麻类韧皮纤维种类的3组特异性PCR引物组。结果表明:通过PCR扩增试验验证证明设计的引物组能实现对汉麻、苎麻和亚麻韧皮纤维种类的定性鉴定;使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可获得高质量的麻类韧皮纤维DNA样品用于后续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双壳贝类中微塑料检测常用的酸消解、碱消解、氧化消解和酶消解等方法,推荐适用于贝类中微塑料检测的通用型消解方式。方法 以常用的指示性双壳贝类贻贝作为研究对象,确定食品样品检测通用的消解条件。在这些条件下对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酰胺6(polyamide,PA6)和聚酰胺66(polyamide,PA66)七种微塑料进行消解,考察不同条件下微塑料粒子消解前后重量、红外光谱、粒径分布和形貌特征的变化。结果 采用不同的消解方式对不同的微塑料影响不同,其中重量受影响较大的是PA6和PA66,在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和高氯酸-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完全溶解损失,PC和PET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损失严重。通过结构表征,PE、PA6和PC的粒径增加,PC的形貌结构发生彻底改变。结论 微塑料含量甚微的双壳贝类样品进行检测,推荐采用胃蛋白酶溶液和胰蛋白酶溶液进行消解;如需缩短消解时间,推荐采用双氧水在高温下消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PY-GC-MS)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乳与乳制品中的4种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防止原料、生产工艺、包装等过程带入微塑料残留。乳与乳制品中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检测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PY-GC-MS)。方法 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酰胺6(polyamide 6, PA6)和聚酰胺66(polyamide 66, PA66) 4种微塑料粒子为例,采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对微塑料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进样模式、裂解温度对裂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四种微塑料的特征定量峰进行比较并对4种微塑料的特征定量峰进行比较 ,最终选择单击式裂解模式,裂解温度600℃,4种微塑料的特征物质分别为双酚A、对苯二甲酸-2-苯甲酰氧基乙酯乙烯酯、己内酰胺和环戊酮。验证了裂解方法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利用高温裂解产生的特征碎片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本方法对四种微塑料检测的线性范围为本方法对4种微塑料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 μg ~64 μg ,检出限0.1 μg~1.2 μg,定量限0.3 μg~4.0 μg,平均加标回收率79.5%~96.0%,精密度1.74%~10.8%。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微塑料的检测,也可以进一步优化条件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微塑料检测过程,作为微塑料浓度检测标准制定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金属制品与人体汗液长期直接接触,会引起一些有害反应如皮肤过敏等现象,针对此,对金属纽扣中4种有害金属(镍、铜、锌、铝)腐蚀与浸出进行评价研究。本试验测试了市售3种金属纽扣中的金属释放量:浸泡方法参考EN1811:2011,将样品浸泡在30℃的人工汗液中,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取样,定量分析浸出液中镍、铜、锌、铝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中的浸出元素存在差异,样品中的镍释放量均超出了欧洲技术委员会通过的"94/27/EC镍指令"中的限量;同时,铝、铜和锌的提取量也不能被忽略,其有害性也应被考虑,它们对健康的有害性也应得到相应评估。  相似文献   
6.
为使国内纺织品和服装生产企业、检验机构和贸易商理解及掌握新标准,对比分析了GB5296.4标准1998版本及2012版本的主要区别,分析了修改的理由及影响,提出了实施标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使国内纺织品和服装生产企业、检验机构和贸易商理解及掌握新标准,对比分析了GB 5296.4标准1998版本及2012版本的主要区别,分析了修改的理由及影响,提出了实施标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然棕色棉与普通白棉化学成分和结构十分接近,常规的鉴别方法难以快速、方便地鉴别两者。根据天然棕色棉色素的化学性质,利用芳香醛与纤维中的多酚色素反应改变纤维的颜色,可快速鉴别天然棕色棉。本研究选择了对二甲基氨基肉桂醛作为反应试剂,研究了反应试剂质量分数、盐酸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对天然棕色棉纤维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盐酸体积分数3%,对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质量分数0.05%的条件下反应2min,即可有效鉴别真假天然棕色棉纤维。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有效、同时、快速、方便、准确地测定纺织品中乙二醇单甲醚(EGME)、乙二醇单乙醚(EGEE)、乙二醇甲醚乙酸酯(EMA)、乙二醇乙醚醋酸酯(EGEA)、二乙二醇二甲醚(DEGDME)、三甘醇二甲醚(TEGDME)六种有机溶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方法相关性好,线性范围为0.5~10.0 mg/L,方法检出限为3.4~5.6 mg/kg,回收率为90%~107%。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好,满足纺织品中EGME、EGEE、EMA、EGEA、DEGDME和TEGDME六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四氯乙烯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并且干洗后衣物上残留的四氯乙烯难以释放完全,故有必要进行安全监控。实验模拟了日常生活中干洗衣物储存及放置的环境,以研究四氯乙烯的释放行为。文章采用袋装法与立方环境仓法,研究密闭环境下温度对衣物中残留的四氯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衣物放置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四氯乙烯挥发得越快越彻底。同时根据开放环境不同风速下四氯乙烯的残留量匹配建立了f=(a-d)·e~(-(b+cv)t)+d负指数函数模型,探索了四氯乙烯在棉、涤、丝、裘皮中的残留动态、释放速率及有效生命周期,为干洗后衣物的健康穿着提供指导。研究发现在干洗后丝织物中的四氯乙烯挥发最快最彻底,丝织物较适合干洗洗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