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风电场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松  姚兴佳  李春影 《节能》2001,(5):10-12
介绍了沈阳工业大学开发的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并对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风电场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软件包的组成与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国际真空设备仪器与应用新产品交流展示会落下帷幕@李春影  相似文献   
3.
一、真空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真空技术应用领域有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造纸、机械、原子能、光学等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真空技术已经运用到环保、食品、电子、农业、电工、医药和医疗器械、建筑材料等各行各业。这些行业和领域由于采用了真空技术、不但其技术含量大大增加、其产品品质大大改善、其产值和利润也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4.
真空行业现状及未来国内市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影  孙京 《真空》2003,(3):2-5
简单扼要的概述了真空行业的发展历史,以较详细的统计数据阐述了2002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通过对相关行业“十五”发展规划的研究,对今后5~10年真空设备的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5.
李春影 《真空》2001,(3):25
中国真空学会真空获得与测量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2日~ 2 4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香港特区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真空技术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真空学会真空获得与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研究员蒋迪奎先生主持 ,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真空获得与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于溥先生致欢迎词。这次会议是真空获得与测量学术界的又一次盛会。会议对真空获得与测量两个方面展开了技术交流。会议共收集论文 2 7篇 ,发表论文 19篇。在真空获得方面 ,会议就制冷机低温泵、溅射离子泵、钛升…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脉冲雷电高压冲击平台模拟自然雷电环境,对ZnO压敏电阻进行雷电冲击试验,以探究多脉冲雷电流冲击下的ZnO压敏电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冲击特性。结果表明:1)ZnO压敏电阻在多脉冲下极易失效,平均耐受冲击水平为10次,损坏形式主要以边缘破裂为主,甚至发生不可逆转的损毁和炸裂,多脉冲冲击的前期是一个老化加速的热老化过程,最后一次炸裂是连续多脉冲热应力导致的热崩溃损毁。2)在施加工频动作负载时,冲击后发生起火燃烧,经过特殊环境处理之后进行冲击,压敏电阻的破坏形式并未发生改变,但会加速ZnO压敏电阻的老化进程,大大降低ZnO压敏电阻的耐受多脉冲冲击能力。恶劣环境的ZnO压敏电阻在施加工频负载的多脉冲下只能承受一次冲击。  相似文献   
7.
目前罗茨真空泵验收规范中采用零流量压缩比和最大允许压差来考核罗茨真空泵的性能。本文作者根据实际应用及可操作性,建议采用零流量压缩比和罗茨真空泵的排气口气体温度考核罗茨真空泵的性能。由于零流量压缩比的测量与现在的测量方法没有多大区别,因此本文没有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感应雷电过电压的问题,利用多脉冲雷电流发生器模拟自然雷电,对架空线缆进行耦合试验,分析雷电流泄放时产生的瞬态雷击电磁脉冲在不同类型线缆上耦合的感应过电压特征和差别。试验结果表明,多脉冲下线缆中耦合的电压波形分布的数量和时间间隔同多脉冲冲击源的变化分布相一致,对于多脉冲中的单个脉冲波形,线缆上耦合的雷电过电压波形形式是一种阻尼振荡,震荡周期为微秒级。随着冲击雷电流的增大,线缆内耦合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呈增大趋势,不同类型线缆耦合的感应电压存在较大差异,敏感程度顺序为电话线高压线三相电源线有线电视线。增加屏蔽措施以后,耦合电压最大可衰减80%。  相似文献   
9.
风电场过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  姚兴佳  李春影 《节能》2001,(5):10-12
介绍了沈阳工业大学开发的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并对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风电场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软件包的组成与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李春影 《真空》2002,(2):1-3
本文对容积式真空泵-旋片泵,滑阀泵,罗茨泵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其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近几年容积真空泵的质量改进情况和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改进措施,并对真空泵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