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时,井下避灾路线的合理制定直接关系到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巷道类型、高度、坡度以及通道障碍物等因素纳入指标体系,并根据井下的有害气体、温度、烟雾和风向等监测数据,研究形成了动态的井下避灾路线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及时动态地调整避灾路线,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实时信息发布给井下人员,确保遇险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逃生。  相似文献   
2.
煤岩冲击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基于大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煤岩冲击倾向性各种指标的相关数据,并针对现有行业标准中关于煤岩冲击倾向性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煤的单轴抗压强度作为评价煤层冲击倾向性的新指标,并给出判据;对原煤矿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指标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指出不足,提出并推导出新的基于简支梁模型的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计算公式及其界定指标;分析脆性系数、含水率等与冲击倾向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作为煤层冲击倾向性评价指标;依据简支梁模型确定的弯曲能量指数的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以高瓦斯矿井王坡煤矿3219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本煤层顺层平行钻孔超前预抽、顶板裂隙带高位走向钻孔和采空区埋管边采边抽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综放面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和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限难题,上隅角和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稳定在0. 8%以下,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煤层瓦斯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将渗流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相结合,考虑煤层瓦斯和煤体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煤层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并给出其数值解。对煤层瓦斯渗流方程和煤体变形场方程分别进行离散,得到其相应的泛函方程。根据有限元法原理推出其耦合求解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证明所建立了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回转支承装置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机器部件,它已从用于挖掘和起重机,逐渐发展到用于其它机械。对于回转支承来说,保持器与隔离体的使用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几种回转支承保持器与隔离体的型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冶金,建材等诸多行业使用的众多设备中,减速器润滑油渗漏是评价减速器质量的重要指标,润滑油渗漏对减速器安全可靠运行会造成很大威胁。本文剖析了常见轴端密封形式的利弊,结合立磨行星减速器为实例,介绍了一套完整的高效实用的减速器轴端密封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采动煤层渗透率演化与卸压瓦斯抽放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煤层渗透性低这一制约瓦斯抽采技术发展的瓶颈,进行了采动影响下煤层瓦斯渗透率示踪试验,获得了采动煤层瓦斯渗透率演化规律。基于应力-渗流耦合效应,采用数值试验方法,探讨了钻孔布置位置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孔布置于渗透率较高区域,瓦斯压力降低幅度相对较大,抽采效果较好;距离工作面小于5 m为最佳钻孔拆除时间,有利于改善工作面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工作面前方煤体采动裂隙分区的概念,将工作面前方煤体分为9个不同的裂隙区,每个区裂隙发育特征不相同。认为工作面前方煤体存在反的"C"形裂隙发育带,是瓦斯流动活跃区域。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分区与不分区条件下的瓦斯压力特征与抽放时瓦斯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分区条件下的瓦斯流动与实际条件更为符合。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瓦斯事故的灾害评价模型,对各类潜在瓦斯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分级评价,预测灾害可能产生的损失程度。利用煤矿监控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基于多源数据进行瓦斯灾害评估,构建了一种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调整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计算,并根据评价结果分类判别可能产生的灾害等级、发生概率、破坏程度、损失估计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交叉钻孔抽放瓦斯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固流耦合理论 ,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 ,分析了交叉钻孔比平行钻孔提高瓦斯抽放率的机理 ,为应用交叉钻孔抽放瓦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