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铁企业含锌固废的处置一直备受关注.针对钢铁企业含锌固废处置的典型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处理、固态还原分离的转底炉和回转窑、融态还原分离的高炉等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部分生产和实验的结果,根据原料处理流程、能源结构、能耗、产品质量等特点,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处理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通过开展一次性免堆载预压技术研究,根据排水固结原理及桩体自身抗拔力,用三维固结筒实现饱和软土无外来荷载条件下的一次性快速排水固结,提高地基土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透水性及动力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精度光栅位移测量系统具有纳米级重复精度、环境适应性强、维度易于扩展等优点,可以满足精密制造行业对米级测量量程、亚微米级精度与多维测量能力融合的测量技术要求,在高端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通过对测量光栅的各项参数进行研究,提升了测量光栅的尺寸与制作精度;提出高精度锥面衍射光栅位移测量、高倍细分转向干涉光栅位移测量、“品”字形拼接大量程光栅位移测量等技术,实现了数百毫米测量量程亚微米级测量精度。从光栅制作到测量系统研制对提升精度、分辨力及量程提供了理论分析与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4.
以黏土地基中能量群桩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能量桩-筏基础建立了简化的二维热-渗流-力(THM)耦合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力学荷载与长期冷-热循环共同作用下能量群桩的热-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头沉降、桩身轴向应力、地基土的温度和超静孔压均随温度循环呈周期性变化。桩头的沉降累积主要发生在第1个温度循环中,边桩桩头累计沉降最大,内部桩头的累积沉降较小。边桩轴向压应力的幅值远大于中心桩。在温度循环中各相邻桩间土的温度相同,筏板外地基土的温度较之桩间土要小得多。温度循环下地基土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桩升温时桩间土中的超静孔压沿深度逐渐减小,而筏板外地基土的超静孔压小于桩间土。能量群桩的群桩效应减小了温度循环引起的桩身轴向应力和筏板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空球体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其加工工艺及加工难点,通过Power MILL软件进行编程解决了内球面的刀位轨迹设计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提高五轴编程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的制约,简易的信任模型对传感器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风险信任模型,并给出了风险信任模型的描述和计算方法。根据交互记录量化了相邻接节点的直接信任,并采用奖惩机制动态更新节点的直接信任;利用邻居节点的推荐获得间接信任,并给出了单路径和多路径的推荐方法;融合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得到节点的综合信任;最后,结合主观风险分析利用对势计算节点的风险信任度。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反映灵敏性,容错性较好,而且具有稳定的良好的发现率和误判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高孝敏  孙宇佳  垢元培  崔伟  于立民  尤帅 《矿产勘查》2021,12(12):2468-2475
为了更精确、智能和直观地计算各类资源储量的体积,笔者带领科研团队自主创新制作了“土石方三维计算系统”,该系统以智能化的三维饼体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常规型、墙角型、复杂型和双面型四种模型,可输出挖方体积、填方体积和均衡体积等十几个参数,并自动输出成果报告。体积计算采用数学模型法、三角网法和双曲面法共三种方法;面积计算采用表面法、投影法和抵消法共三种方法,联合计算后,提高了结果的精度与可靠度。为准确估算露天矿山开采的资源储量,以我单位的工程实例,用详实的外业及设计数据为基础,论述了如何建立三维智能模型及处理相关参数的具体过程。经过多个项目实践检验,三维智能模型科学有效、形象直观、成果准确、适用面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闭式叶轮的结构比较复杂,通常采用分层侧铣和定轴插铣两种加工方式进行粗加工。基于五轴加工技术,采用闭式叶轮通道定轴高速铣削的加工方法,借助刀轴优化技术,高效地完成轴流式闭式叶轮的五轴加工。  相似文献   
9.
根据悬挂式封隔器密封胶筒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分析封隔器在初封和工作阶段胶筒的密封原理及其相应的自由变形、约束变形和稳定变形3种状况下的密封特性。建立胶筒密封性能分析的理论模型,应用压力法分析胶筒在约束变形和稳定变形阶段的材料、几何和应力变化等非线性关系,得出密封面接触应力分布的计算模型,并确立应用封隔器胶筒密封面接触应力判断胶筒密封性能的判别准则。建立悬挂式封隔器胶筒密封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仿真与数值计算得到的密封面接触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形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建立的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