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揭示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不同矿区煤质形成条件,探讨该区煤质与成煤环境的关系,基于对主采煤层样品工业分析、有害组分及灰成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在对克尔碱凹陷地层分布、含煤岩系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煤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总结凹陷内各矿区煤层赋存特征、煤质特征,探讨区内煤岩煤质与成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划分6个主要矿区,区内煤层主要发育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地层之中。研究区煤质呈低灰、低硫、高挥发分特征,煤灰成分以SiO2、Al2O3为主。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主要煤层形成于湖泊-河流三角洲淡水沉积环境,具陆相成煤特征,成煤环境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2.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等,利用古地貌、岩相特征、单井相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对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的沉积背景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可容空间控制,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岩性多为砂砾岩,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构造运动形成的古地貌使得玛湖凹陷夏子街组的沉积空间受到限制,最终表现为“北断、西剥、东南超”的构造格局;②玛湖凹陷夏子街组发育四大物源沉积体系:北部地区为长轴远物源,砂地比低,储层较薄;西部、南部、东部等地区主要为短轴近物源,快速沉积,垂向厚度大,相带平面展布较窄,但在南部地区存在1套近南北向的长轴远物源;③玛湖凹陷夏子街组主要为粗砾岩和中砾岩,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中等,杂基含量较高,主要分布于坡折带附近,并发育于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内;④夏子街组沉积时期,玛湖凹陷靠山一侧可容空间大,发育巨厚的扇三角洲砂砾体且延伸较局限,玛南地区的狭长沟谷地貌为沉积物搬运至玛湖凹陷中部提供了通道,这种长轴远物源沉积体系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有效储层,砂地比可超过50%,沉积物分选性、磨圆度均相对较好,是有利储层发育带。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三台油田北10井区侏罗系储层发育大面积连片疏松砂岩,生产开发过程中存在出砂、携砂等问题.为研究储层出砂机理,需划分并表征疏松砂岩储层成岩相.观察岩心及铸体薄片,结合野外露头等资料,根据储层岩相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将研究区疏松砂岩储层岩相划分为自生黏土矿物充填相、弱胶结不稳定组分溶蚀相、颗粒支撑砂砾岩相.利用常规测井数据,将变化范围较广、灵敏度较高的测井响应组合进行交会,以投点效果较好的密度-自然伽马交会组合建立定量决策模型,可为疏松砂岩储层成岩机制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多因素综合分析成为近年来精细储层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测井曲线、粒度等资料,开展综合储层沉积微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特征的岩石物理相研究,并对所划分的岩石物理相进行聚类分析,开展对研究区有利储层的预测。结果表明:①扇三角洲沉积微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辫状分支水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间湾等4种微相;②成岩相包括3种致密化成岩相(压实致密成岩相、伊/蒙充填成岩相和硅质胶结成岩相)和2种扩容性成岩相(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和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③在平缓斜坡背景下,由于局部发育水平缝,裂缝密度小于1条/m,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小;④遵循“沉积微相+成岩相+裂缝相”叠合原则,厘定了岩石物理相的分类,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等10种岩石物理相;⑤PF1对应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主要发育在百二段,百三段发育规模较小;PF2对应Ⅱ类储层,物性中等,在百口泉组储层中相对较发育;PF3对应Ⅲ类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在百三段较为发育。玛北地区岩石物理相的研究方法,可以为百口泉组油气扩边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剖析阜康凹陷东缘头屯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演化模式,文中结合岩相特征、垂向序列、结构构造等相标志,对头屯河组沉积相进行准确识别,弥补了研究区大部分地区沉积相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相、槽状交错层理砾岩相等12种岩相类型;研究区沉积相以近源辫状河、曲流河、河漫滩湖泊为主,进一步划分出亚相和微相,并建立多期曲流河砂体叠加模式;探讨了头屯河组沉积演化序列,划分出1个上升的长期基准面旋回、1个完整的中期旋回和2个上升半旋回,建立了头屯河组沉积演化模式。该成果对研究区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