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虽然城市绿地是广受欢迎的城市游憩空间,但是现实中不愿参与、不能参与绿地游憩活动的现象仍客观存在,这反映出城市绿地游憩存在制约因素。目前有关城市绿地游憩制约的分析多分散于各类城市绿地研究中,尚未进行系统性综述。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绿地游憩制约文献的基础上,介绍绿地游憩制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经历,对绿地游憩制约影响因素、游憩制约强度序列、游憩制约机制、不同人群面临的绿地游憩制约和游憩制约改善途径5个方面进行分类归纳。随着休闲时间深夜化、加班常态化、长距离通勤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等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城市居民开展绿地游憩活动将面临"时间不巧,供需错配"等多维制约,仅用绿地可达性已经不能解释"邻绿无暇、有暇无伴"等新的绿地游憩制约现象,今后应当尝试将绿地游憩制约多维性嵌入到城市绿地游憩规划实践当中,构建城市绿地游憩研究的综合范式。  相似文献   
3.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挑战着城乡社区的应对能力(特别是设施相对欠缺的乡村社区),急需重新审视乡村社区治理与空间管控。文章以福建省龙海市N村为例,运用参与式调研和危机生命周期模型的分析方法,梳理疫情影响下的N村空间管控实践,提出了应对突发疫情的空间管控策略--构建"分区分级分类"的乡村社区空间防疫体系,形成"多部门联动"的乡村社区应急组织体系,优化乡村社区人居环境,营造社区健康空间,以期为提升我国乡村社区空间管控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下综合管廊是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重要工程,为市政工程提供更为智能安全的运行环境。针对小城镇“规建管”工作特点及不同层级对空间要素的差异,提出“全过程多层次”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重庆市垫江县结合县城地域特征,从“系统布局、工程建设、运行管理”3个方面开展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1)前期以规划设计引导空间要素,形成合理的管廊空间格局;(2)中期对重要区域进行工程性控制建设,同时注重主要节点工程质量及安全保障;(3)后期对管廊的综合运行进行统筹管理。最终达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工程建设质量过关和后期管理运行顺畅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效果。可为小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有利于区域发展总体效益的提升,使核心城市主导区域发展方向,"配角城市"推动区域发展效益最优。文章结合漳州的实践,基于厦门、漳州、泉州的竞合关系及其比较优势的差异,构建了漳州"配角城市"多层次的发展路径:从规划层面构建符合区域优势的城镇体系格局、规划原则与空间形态模式,综合引导市域生态空间组织;从实施层面组织生态公园竞赛,并突出闽南文化特色,使漳州的发展符合"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综合职能需求。漳州的经验可为"配角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保障房居民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对公共交通依赖度极高,故公交的便利通达性尤为关键。文章以厦门市保障房社区为例,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踏勘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识别居民为完成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耗费的"末梢时间"(反映公交便利性或可达性)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并估算"末梢时间",分析它对公交通达性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末梢时间"由步行到站时间和候车时间组成,影响"末梢时间"的因素包括门禁效应、机动车道阻隔和公交频次等;②保障房居民公交出行"末梢时间"平均超过13分钟;③"末梢时间"极大地降低了公交通达性;④保障房社区的公交可达性远低于普通商品房。最后文章提出完善"最后一公里"慢行交通体系,加强与公交站点的连结;合理管控优化门禁设施,开放小区内部道路;缩小小区尺度,提高道路密度;完善城市服务设施,对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空间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伴随城镇化进程,控规随之调整并发挥其相应的土地要素管控功能,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控规调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文章梳理了国土空间规划和控规的演进过程,以D县Y小区为例,运用行动者网络的分析方法,解析了 D县在旧城改造中控规调整对Y小区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序时兼管、质效双控"的控规转型趋势,未来控规编制应更注重全过程管控及多要素质效统筹,以达到规建管综合效益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有利于区域发展总体效益的提升,使核心城市主导区域发展方向,"配角城市"推动区域发展效益最优。文章结合漳州的实践,基于厦门、漳州、泉州的竞合关系及其比较优势的差异,构建了漳州"配角城市"多层次的发展路径:从规划层面构建符合区域优势的城镇体系格局、规划原则与空间形态模式,综合引导市域生态空间组织;从实施层面组织生态公园竞赛,并突出闽南文化特色,使漳州的发展符合"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综合职能需求。漳州的经验可为"配角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