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O_2摩尔分数和紫外光照射对烟气浸出煤中砷的影响,以N_2、O_2和摩尔分数为1%的SO_2气体模拟烟气,通入鼓泡反应器中的煤浆,测定了不同O_2摩尔分数、遮光和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煤中砷浸出率、液相中三价砷As(Ⅲ)与总砷的比值随浸出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砷浸出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提高O_2摩尔分数能够有效提高煤中砷的浸出率,但即使O_2摩尔分数达到20%,液相中As(Ⅲ)与总砷的比值仍有50%左右;紫外光照射也能提高砷浸出率,尤其能使液相中As(Ⅲ)与总砷的比值减小到5%以下,这是因为紫外光照射下浆液中形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紫外光照射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浸出砷的沉淀分离等后续处置过程。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砷浸出过程满足反应控制的缩核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短期测试得到的PR,会受到环境温度、太阳辐照度、风速和风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季节偏差,使其难以体现光伏系统的中、长期运行状况。文章利用PR气象修正方法对实例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终得到PR的最佳短期测试方案,进而实现光伏组件温升损失的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对PR进行季节偏差修正的前提下,当测试时间仅为1~3 d时,应选择在日照条件较佳的时间段进行测试,若日照条件不稳定,则须要延长监测天数至7 d以上,以上方案均能够提升PR的测量精度;光伏系统的温升损失是导致光伏系统发电量损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风烟系统是火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火电机组智能化水平,对风烟系统智能控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智能启动、智能运行、智能停运3大功能组及多个子功能组。各(子)功能组均采用模块化设计,能适应正常运行、检修和故障等各种工况,紧急情况下手动控制优先。仿真及现场应用表明,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实现整个风烟系统启动、运行、停运全过程的自动控制,炉膛压力等重要参数控制平稳,提高了火电机组安全性能,减轻了运行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火电厂因煤质变化等因素引起的燃烧不稳定现状,分析典型炉膛燃烧方式下锅炉不稳定燃烧时负压、火检等各种表征参数的变化特性,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炉膛燃烧不稳的预判模型和判据,提醒运行人员对燃烧及时干预,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电厂锅炉的灭火机率,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6.
白丽菊  侯博  江波  陈思铭 《化工进展》2020,39(z2):106-114
微藻固碳可缓解因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固碳效率低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目前,化学吸收剂强化微藻固碳技术逐渐兴起。本文从培养液环境特征和微藻固碳生理生化表型特征两方面对化学吸收剂强化微藻固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其中所涉及的调变参数包括:化学 吸收剂种类、添加量、添加方式、添加时期等。最后,评述了现有化学吸收剂强化微藻固碳技术存在的共性问 题——作用机制和设计原则不清,并就该问题从微观-介观-宏观3个层面提出解决路径。运用组学分析技术,探究化学吸收剂强化微藻固碳的调控机制和本质原因;结合“光化学-原位微量热”测试技术掌握化学吸收剂强化微藻固碳的共性途径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可视化实验方法阐明CO2供应、溶解、传递和固定之间的平衡关系。实现化学吸收剂的精准调控,提高微藻固碳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次调频的实现方案和对机组主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次调频已成为稳定电网频率的重要措施.以试验结果为依据,论述了3种一次调频的实现方案及相应优缺点,并阐述了机组投入一次调频后提高安全性的方法,以及投入后对机组主要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现状,然后介绍了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七种方法,使我们对瓦斯涌出量的测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国产超(超)临界机组智能控制(PIC)系统是以自启停控制系统(APS)技术和常规智能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其工程应用的周期长、环节多,涉及多个单位、多个专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成功应用的难度很大。对该系统的工程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投资预算、职责分工、工期计划、实施流程等在内的整套工程应用方法,并介绍了该系统在国电哈密2×660 MW超超临界机组新建工程的应用实例。对各类火电机组PIC或APS系统的工程应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现代机械加工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适用于高等学校工程训练的柔性制造系统(FMS)的集成方案.通过对数字设计、加工制造、信息管理、生产物流及质量检测等5个子系统进行优化集成,并使用以太网络通讯技术和分层控制结构实现了系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