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987年以来中国城市进入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期,国有单位的市场化改革、经济全球化、乡城迁移等多种力量将城市推入急剧的转型过程之中,称之为“转型城市”;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居住空间日趋隔离、旧城区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成为当前困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日趋“空间化”,脱离具体空间来解决城市问题变得不切实际。鉴于此,“转型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学科亟待研究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外CBD研究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统计和综述的角度入手,通过样本数据特征和关注度图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CBD的研究阶段进行了划分,对国内外关于CBD研究的特征、内涵、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国外CBD研究的演变过程和动力机制与国内存在着较大差异,研究内容出现了同构性和异质性并存的特征,故须理性对待我国CBD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也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本文以我国快速城市化典型代表的深圳市为例,探讨城市社区的发展、变迁和类型的分化,旨在为规划城市社区发展、制定社区政策和探索谋划社区治理新路提供积极的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4.
国外非正规聚落的改造模式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薛德升  闫小培 《规划师》2009,25(1):80-84
正规住房部门的高门槛促进了非正规住房部门的发展,非正规住房作为低收入阶层可支付的住房类型,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正规住房市场的重要补充.但作为规划缺失状态下自发形成的居住形态,非正规聚落给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通过系统分析国外非正规聚落改造的主要模式及措施,总结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式,以期为国内城中村等非正规聚落的改造与城市管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台湾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更新是在城市既有空间上进行的再开发和改造,由于涉及到原有建筑物和复杂产权关系,而开发难度较大.台湾地区自1998年出台《都市更新条例》以来,以城市更新单元为规划手段,大力倡导民间自主更新,以“多数决”和“权利变换”的手段快速实现更新单元内的民众产权整合,通过“容积奖励”、“税赋减免”等多种奖励机制鼓励民间开发,同时捆绑更新单元内市政、基础设施的回馈,在实现台湾的经济复兴、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升都市形象、创造高质量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台湾地区的城市发展背景同大陆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当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可建设用地紧缺,以及旧城再开发、“城中村”改造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台湾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内容和机制作了相关介绍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提出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魏立华  闫小培 《城市规划》2005,29(7):9-13,56
分析了“城中村”的浅层涵义及其本质,认为“城中村”已经演化为“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社区”,仅考虑村民的改造措施是不妥当的。通过“城中村”和贫民窟的比较研究发现,“城中村”是有序的、自组织的“类单位制”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这不同于以非法、无序、暂时性、社会职能缺失为基本特征的贫民窟,因而不能够采取类似于处理贫民窟的改造模式。城市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的目的应当是不谋“城中村”的区位利益,只为身为弱势群体的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谋福利。在此基础上,“自我原位塑造”,即“在原有区位上由村民或村集体改造自身(但以留存乃至扩大出租屋经济为前提)”是目前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7.
广州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及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素红  闫小培 《城市规划》2006,30(5):13-18,26
分别从广州市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和宏观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化等出发,分析广州的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其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认为近年来广州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在外拓和多核心化的同时,二者的空间均衡性增强,从而促使居民出行空间趋向均衡;居住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引导作用日渐突出,对居民出行空间和出行方式的选择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外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一直都是城市地理学家、城市交通规划师和城市规划师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近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过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现,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逐渐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材料,从两者关系的早期探讨、现代理论研究和模型模拟研究等三方面系统地评述了国外两者互动关系研究的进展,并阐述了国外研究对我国相关研究带来的一些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健康城市化、和谐城市与城市规划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小培  魏立华 《规划师》2008,24(5):46-51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与核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侧重于"短期内的经济绩效",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及城市安全等日趋"脆弱"、这种基于"脆弱性"的城市化模式亟待转型,走向健康城市化;和谐城市是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核心,制度尤其是城市规划制度的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举措.原本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存在的城市规划长期偏重于物质工程技术,追求经济效率和工具理性,漠视社会和谐和价值理性,应通过培育市民社会、建立政府财政预算质询与监管机制,强化社区规划及实施区域规划的财政税收保障制度等新举措促进城市规划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生态工业园:理论基础、发展阶段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概述生态工业园出现的背景基础上,探讨了建立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竞争优势,并对我国未来开展生态工业园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