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饱和软黏土进行一系列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 ,结合各向同性弹塑性边界面模型数值模拟 ,得出了软黏土在不排水条件下受循环荷载作用时的累积残余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2.
沉管隧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沉管隧道在管段预制、管段防水、地基处理、浮运沉放及隧道抗震等关键技术作了介绍,并从理论和试验研究两方面进展作了综述,介绍了理论上的计算方法及研究进展,还对简化的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方法进行了归类介绍。综述会对沉管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增埗大桥位于广州市东风西路出口处增埗河上(图1),主桥宽28.6m,为三跨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每跨均由9片拱肋组成,跨度为40.22 51.54 40.22(m)。主桥长131.98m,引桥分别由13.3m和10m两种跨径的钢筋混凝土T梁组成,东引桥宽28.6m,长99.78m;西引桥宽23.5m,长149.24m。整座桥全长381m。旧桥由于设计标准低,已不能承担现有交通负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已有边界面模型的改进,得到了一个能够反映土的弹/粘塑性性质且依赖于时间的流变性粘土边界面模型。为了准确模拟包括蠕变破坏在内的粘性土的整个蠕变反应过程,还将一个反映微观结构损伤的内变量引入到依赖于时间的边界面模型之中;运用该模型对流变性粘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蠕变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模型在模拟不排水条件下土的蠕变反应全过程时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密实砂土进行一系列三轴排水压缩试验,探讨了砂土的峰值内摩擦角ψmax和剩余内摩擦角ψres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运用三轴试验以及离心试验结果,从数值上计算并分析了土的内摩擦角对承载力因数Ny的影响;即承载力因数Ny随着基础尺寸增加而减小是因为土的内摩擦角随着应力水平增加而减小以及土渐进破坏所致,实际内摩擦角值在ψmax和ψres之间.  相似文献   
6.
沉管隧道沉管段与暗埋段接口处的结构形式是世界各国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文中列举了国内外沉管隧道沉管段与暗埋段接口围护结构形式,介绍了广州生物岛~大学城隧道沉管段与暗埋段接口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总结了接头素砼连续墙、钢管桩、超深旋喷桩的施工顺序与止水工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优化沉管段长度的设计思想,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坑围护工程采用SSS施工法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S(Slab Substitute Shore)法即用地下室楼板直接代替基坑围护的支撑,是基坑围护工程逆作施工法的一种,综合比较上海某基坑工程实际采用的SSS法和原方案(顺作法)的围护结构内力变形,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可以发现本工程应用SSS施工法能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已有边界面模型的改进,得到一个能够反映土的弹/粘塑性性质且依赖于时间的流变性粘土边界面模型。为了准确模拟包括蠕变破坏在内的粘性土的整个蠕变反应过程,还将一个反映微观结构损伤的内变量引入到依赖于时间的边界面模型之中;运用该模型对流变性粘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蠕变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模型在模拟不排水条件下土的蠕变反应全过程时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强夯联合降水法在处理饱和软粘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钟辉虹  贾敏才 《建筑技术》2003,34(3):213-214
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强夯法加固填土地基技术已广泛用于碎石土、砂土、黄土、填土和非饱和粘性土等地基的加固中犤1,2犦,但是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能否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基,特别是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目前尚有较大争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饱和软粘土含水量高,渗透性差,无法及时消散强夯产生的超静孔压和有效提高软粘土的固结度,强夯所施加的能量几乎全部被孔隙水吸收而不能起到加固作用,甚至会引起原有土体结构的破坏,形成所谓“橡皮土”。为保证强夯法在这类饱和软土中的加固效果,首先必须解决土中地下水的排出和超孔隙水压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