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弯性能尺寸效应,对6个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不同轴压比下的单调水平加载试验。试件的轴压比和截面尺寸不同,剪跨比和配筋率保持一致。分析名义极限弯矩、延性、中和轴高度和塑性铰长度等受弯性能随截面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名义极限弯矩、峰值荷载时混凝土压应变、延性、中和轴高度和塑性铰长度都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随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轴压比越高,名义极限弯矩和峰值荷载时混凝土压应变尺寸效应越明显;轴压比较低时,位移延性系数的尺寸效应更明显。在试验基础上,提出考虑截面尺寸影响系数的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计算式,使大小尺寸试件计算结果的安全储备系数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加固后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仍然保持了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如自恢复能力和较大非线性位移下破坏较少等能力。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6个混合装配无粘结预应力梁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虑了初始预应力度、后穿非预应力筋的强度、面积和不同加固方法等参数变化。试验表明: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的梁,在耗能和承载能力等方面比全预应力装配构件有所提高,加固后构件自恢复能力仍然较强(残余变形小),在较大非线性位移下试件破坏较少。文中分析了加固与未加固试件的恢复力特性、延性、耗能等抗震性能与试验参数的关系,为其今后在地震地区的施工和设计提出一个经济、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单体液压支柱的生产安全可靠性,研究三用阀失效问题。介绍三用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油液分析与铁谱技术分析三用阀工作介质中的污染物;研究分析采区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用水的硬度、pH值、腐蚀性等因素的影响;阐述三用阀失效机制。综合分析表明,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失效,实质是安全阀失效,而安全阀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煤岩粉尘、氧化物、金属颗粒等污染物造成的污染涩滞。建议采用具有较好启溢闭特性的安全阀,控制好水质,合理选用乳化油并按配比制作乳化液,从根本上改善三用阀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轴压比下截面边长分别为300、500、700mm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各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和耗能能力,分析截面尺寸对受弯承载力、延性、耗能和塑性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受弯承载力、延性和塑性铰转动能力随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尺寸效应明显,平均耗能系数也随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在试验基础上,提出考虑反复加载截面尺寸影响系数的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陈茜  焦燏烽  郭二伟  白晓红 《建筑结构》2019,49(16):101-107
对9个内隔板式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该类节点试件损伤破坏全过程,得出节点域腹板肢钢腹板第一薄弱点、最薄弱点的位置,以及钢腹板全截面屈服时最薄弱点处残余应变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内隔板式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试件位移延性系数、塑性发展系数和延性发展系数,分析了柱截面形状、柱截面肢高肢厚比、轴压比、节点域第一薄弱点位置、最薄弱点位置对内隔板式异形钢管混凝土节点试件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节点试件位移延性系数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柱截面肢高肢厚比相同时中节点试件塑性发展系数小于角节点、边节点试件,随着轴压比的增大中节点试件塑性发展系数逐渐增大;柱截面肢高肢厚比相同时角节点、边节点试件延性发展系数小于中节点试件,最薄弱点出现在节点域中心附近的试件延性发展系数较小;柱截面肢高肢厚比为3时的中节点、边节点试件塑性发展系数、延性发展系数平均值大于柱截面肢高肢厚比为2时的对应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预应力装配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对3个混合装配无黏结预应力梁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初始预应力度、后穿非预应力筋的强度和面积等参数变化.分析了混合装配梁的恢复力特性、耗能等抗震性能与试验参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黏结预应力混合装配的梁,在耗能和承载能力等方面比全预应力装配构件有所提高,构件自恢复能力仍然较强(残余变形小),较大非线性位移下试件破坏较少。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简支梁抗弯性能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规范取值依据主要基于小尺寸构件试验结果,这与工程实际中的大结构存在差异。针对13个钢筋混凝土梁开展尺寸效应试验研究,详细测试并采集不同加载阶段构件的承载力、挠度、钢筋及混凝土应变等试验数据。试验分析表明,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性能尺寸效应主要表现在钢筋屈服阶段和混凝土压碎阶段。混凝土材料抗压特性尺寸效应在钢筋屈服阶段有所反映,但负面影响不显著,从而验证了承载力计算理论的安全性。此外,对构件变形分析时,宜考虑多种因素对变形成分的影响;塑性铰区域非弹性相对转角存在显著尺寸效应,宜根据评价目标的不同,分别按极限承载状态和实测最大承载状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和专业化施工的要求,阐述预制构件的存放、安装、节点后浇混凝土及钢筋套筒灌浆等关键施工技术;对4项工程案例进行定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可有效缩短工期,合理降低综合成本且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0.
大尺度R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一个大尺度RC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加载试验,研究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与已有的两个中小尺度梁柱节点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尺寸效应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节点都经历了核芯区开裂、梁端屈服、核芯区通裂、剪切极限直至破坏的过程。但是,随着尺寸的增加,节点核芯区斜裂缝的数量明显增多,斜裂缝带中间宽两端细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别在加载后期,大构件节点核芯区的变形和抗剪承载能力下降,刚度衰减加快,耗能能力和延性明显下降。由此看来,在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该对构件尺寸效应给予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