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盒形板为研究对象,对多角弯曲件的成形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多角弯曲件一次弯曲成形的弯曲方案,并通过计算分析,设计出一副合理的弯曲模。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下、成形精度低、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并通过反复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今后多角弯曲件的弯曲模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运用质量—阻尼—弹簧模型对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基础进行动力反应计算的方法。考虑台面负载与基础的耦合作用,计算了基础在简谐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着重分析了基础与台面负载质量之比和基础传递函数的关系。认为:大型振动台基础自振频率通常在振动台工作频率范围之内,必须考虑共振的影响。在进行基础设计时,应根据振动台工作频带宽度及其对基础振动的限定,选择适当的负载一基础质量比和基础刚度,同时考虑基础的转动影响。应用本方法设计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的2.9米×2.9米振动台基础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结构抗震设计时程分析法中地震波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于重要建筑,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时程法要求用按规范方法或考虑地震危险性的概率方法所确定的地震动参数,来选择天然地震记录或人工合成地震波作为输入,以计算结构的动力反应。本文将讨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定义、特征及其确定方法,进而提供根据地震动参数选择天然地震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法是一种新型加固工艺,它具有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的优点。介绍新型加固技术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的基本特点,综合论述国内外将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用于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加固的研究成果及使用情况,其中重点阐述该技术加固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机理和工作性能,提出该加固技术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4个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和1个对比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比较了4种加固方案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后,节点的极限受剪承载力提高了19%左右,破坏形态更加具有延性特征。分析了相应的加固机理,并提出了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于2010年5月31日颁布,并从2010年12月1日实施。为了配合新抗震规范的实施,帮助建筑设计人员对新规范的理解,规范管理组将对设计人员在学习和实施规范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出解释。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规范第4章关于场地、地基和基础的主要条文修改及有关问题解释。  相似文献   
7.
台湾9·21大地震特点及震害经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详细介绍台湾 9·2 1大地震基本情况、强震地面运动特点、地震地质破坏、各类建筑物的震害情况及特点 ;分析震害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对工程抗震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工程抗震展望——寄语200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和工程抗震科学发展的历史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对地震危险的长期存在及其破坏性和工程抗震科学的发展提出看法 ,认为在新世纪 ,工程抗震科学应向“避、抗、减、用”震等方面外延 ,工程抗震科研领域应扩展到和包容灾害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管理学、金融学等多科领域 ,才能取得更多成果 ,更好地达到抗震防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作为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近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采用动 力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对结构响应(顶点位移、层间位移以及底部剪力)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提出了对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水平荷载模式和结构目标位移的改进方法。从对比结果可以发 现,这种改进对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执行中美地震工程科技合作协议,由中国建设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国际建筑技术和减轻地震灾害讨论会于3月25日至3月28日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副省长、省抗震防震指挥部指挥长赵延光同志到会致欢迎词并亲切会见了中外专家,学者。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同志代表中方在开幕式上致词。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促进国际间在减轻地震灾害领域内的科技交流,加强中美双方学者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高建筑物防御地震的研究水平和增强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