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科强  杨波  陈丽红 《无损检测》2002,24(8):339-340,361
C20混凝土试块在450℃高温下持续不同时间后自然冷却,再对其进行超声、回弹综合法及标准抗压强度试验,以探讨同一高温不同时间作用后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无损检测与标准抗压强度试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超声细化粉煤灰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粉煤灰进行超声细化处理 ,分析研究了超声处理的不同时间、不同超声强度对粉煤灰活性的激发影响 ,讨论比较了加入细化后的粉煤灰试块的强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粗合成纤维混凝土抗弯冲击强度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落锤抗弯冲击试验装置,研究了改性聚丙烯、Barchip、Forta、巴奇粗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并与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利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理论分析了冲击次数的分布规律,回归得到了不同失效概率下的冲击次数方程.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理论较好地描述了粗合成纤维混凝土冲击次数的分布特征;粗合成纤维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结构设计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是工程设计领域的一项技术创新。通过在3D Max 6.0中创建拟建建筑物或构件的三维模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现有的硬件设备条件下,将建筑构件复杂的内部结构形式,通过计算机真实、直观地展现出来,实现平面设计图纸与三维表现方式的有机结合,以动态方式展现结构的实际配筋状况。  相似文献   
5.
张波  王赟  张科强 《硅酸盐通报》2017,36(2):675-678
为了提高传统夯土民居生土墙体材料的强度,以汉中地区素土为原料,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矿渣微粉和天然农业废弃物麻纤维为改性剂对生土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碱性激发剂、矿渣微粉及天然麻纤维对生土改性的最佳配比方案.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碱性激发剂对汉中地区生土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改善,NaOH和Na2SiO3混合激发相对NaOH单独激发效果较好,麻纤维的添加可以使得抗折强度得到进一步改善,最佳配比方案为CL/SP(生土/矿渣微粉)=2.0,W/(CL+ SP)(水/(生土+矿渣微粉))=0.30,Na2SiO3∶NaOH=1∶1,A/(CL+ SP)(碱性激发剂/(生土+矿渣微粉))=5%.研究结果可为汉中地区农村传统夯土民居墙体材料的改性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湿陷性黄土地区某砌体住宅楼倾斜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地基探井勘测,分析了倾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在3种不同配合比下掺入减水剂和粉煤灰的C40碎石混凝土,经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减水剂、粉煤灰的掺入对混凝土高温后残余强度影响的规律,探讨了双掺混凝土随温度升高性能劣化的机理以及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大型轴流风机进风箱的制造工艺。制作前利用电脑放样,下料预留特定的焊接收缩余量。采用流水作业,先拼装部件,后整体组装。在组装平台(地模)上划出构件外围尺寸及中心轴线,以中心轴线及连接面为基准面,通过用水准仪和吊线法监测控制组装精度,保证连接面整体切合。按照详细、紧凑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序控制保证设备整体组装精度。  相似文献   
9.
BOT建设交付方法在当今世界仍广泛应用.然而,约有三分之一的拟建项目却在中途被放弃掉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项目发起人要么缺乏必要的决策知识,要么在实施已签合同时头脑中缺乏重要的控制点,尤其是在BOT项目任务的财务面上.本文辩识出了九个影响BOT项目财务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对项目发起人和其他所有项目参与方在项目选择和推进项目走向成功方面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环境,人类环境哲学,建筑的变迁以及新时代对小区规划设计的客观要求,指出了当前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以建设高质量居住小区的目标为依据对此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小区规划设计的客观要求,在对环境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使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