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移栽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移栽是移栽领域的研究热点。该项技术的实施,可以实现气候补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达到节本、增产、增收的目的。通过介绍国内外移栽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移栽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黑茶紧压加工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液压助力式的黑茶紧压茶机械。该机械采用单片机控制,可通过手动设置压制程序,合理控制黑茶紧压加工过程中压力反弹松弛程度,压制高品质黑茶紧压茶。  相似文献   
3.
2ZY-1型烟草移栽机栽植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湖南省烟草种植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烟草移栽的规范和农艺要求,设计2ZY-1型烟草移栽机,该移栽机的栽植器为曲柄连杆式.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移栽机栽植器的模型,通过参数化建模和优化分析,得出了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参数,研究结果为移栽机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螺纹插装式溢流阀阀套精加工采用碳氮共渗后磨削的制造工艺,内锥面的形位误差会影响溢流阀的使用寿命和静动态特性,制造过程需要精准控制内锥面的误差。通过对工艺分析建立制造误差模型并应用研究,由此获得内锥面自身角度的合理误差范围,以及内锥角误差与磨削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阀套结构特点设计专用的检测装置,并对检测原理和测量误差进行分析,通过误差校对提高检测精度。对热处理后的阀套进行轴向尺寸分组,并采用基准统一原则,保证磨削制造精度的稳定性。根据检测原理和误差模型对试磨件进行误差计算,并据此调整磨削参数,使制造误差合格;后续制造时采用检测装置快速测量阀套的密封圆轴向尺寸,使制造误差均落在控制范围内,保证批量生产的可控性。研究表明,基于某型溢流阀的设计及工艺参数,内锥面自身角度的实际制造误差控制以±0.8°为宜,对应的密封圆轴向最大磨削公差为0.186 mm、修正后的最小磨削公差为0.075 mm;实验验证了误差模型的准确性,所述检测方法的角度测量误差为0.06°、密封圆轴向尺寸测量误差为2 μm,因角度测量误差带来的最大、最小磨削量范围偏差可通过内锥角实际制造误差的收缩进行补偿;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为其他内锥面的制造控制及逆向工程提供了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补油泵内外转子采用粉末冶金法大批量生产,为了获得更高的接触面硬度、耐磨性及形位精度,以适应工况需要、延长转子的使用寿命,在粉末冶金标准材料选择的基础上,研究了转子中影响软氮化变形的成分和含量;转子采用氨基气氛液相烧结和回火处理后,结合硬车削、模具冷挤、磨削及其他辅助工艺,设计有针对性的叠加式无心磨削工装,结合定位基准原则合理安排工序,为补油泵转子的综合机械性能和制造精度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螺纹插装式溢流阀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确定影响精度的因素为溢流阀的静动态特性、补油开启压力、密封性及基于特定工艺的制造要求。对以上因素逐一分析,得到各因素对内锥面的精度要求。针对采用碳氮共渗后磨削这一特定工艺要求建立模型并分析,得到内锥面自身角度的精度要求。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经反馈调整后得到内锥角精度的优化值。研究表明:影响内锥面设计制造精度的主要因素为密封性及基于特定工艺的制造要求;基于某型溢流阀的结构及设计参数,密封性对内锥面的自身形状精度等级要求为5~6级,即0.001 5~0.002 5 mm,而对内锥面相对配合内孔的跳动量要求为0.012~0.015 mm;对内锥面角度精度要求为±1°,对应的接触圆轴向尺寸公差为0.052~0.186 mm。经试验验证,按设计精度要求所得阀套的静动态特性及使用寿命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