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顶盖雪压静态仿真分析方法的雪压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偏差,并且不能反映顶盖实际变形的位置和整体变形模式。为改进静态仿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非线性显式计算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并以某乘用车为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及有效性,为顶盖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合成新型的以Fe2O3颗粒为载体的Ce-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探究不同制备方式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CO还原NO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来对催化剂进行探究。结果证明Ce-Fe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硝酸水热法Ce-Fe复合氧化物在900℃时脱硝率可达到99%以上。XRD中显示硝酸水热样品中CeO2峰向高角度偏移,并且晶格常数变小。Raman结果说明硝酸水热样品CeO2的振动峰向左大幅度偏移,结合XRD说明硝酸水热法可以形成Ce-O-Fe固溶体。H2-TPR说明氧化还原性:硝酸水热法>硝酸浸渍法>普通浸渍法。XPS结果说明硝酸水热法形成的Ce-O-Fe固溶体可以促进Fe3+向Fe2+、晶格氧向吸附氧的转换,这体现出复合催化剂Ce、Fe之间的联合作用。在整个反应过程中Fe2O3作为载体可以提供大量晶格氧,Ce-O-Fe固溶体的存在决定了复合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将网格变形技术应用于平台改型车的开发设计。根据改型车与基础车的差别,拟定变形方案,改变基础车有限元模型的形状,得到改型车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白车身静刚度。结果表明:通过网格变形技术,可在改型车的概念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性能评估,避免了设计反复,为缩短车型开发周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某新车型车身快速验证其碰撞性能以及后续优化其碰撞性能,通过SFE参数化模型数据库搭建了该车型的碰撞车身模型,再结合Isight DOE实验方法进行早期碰撞性能预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且能够大幅缩短车身开发设计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5.
选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叶绿素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巢湖水华危险性评价分级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指标进行了评价,得出巢湖12个水质监测站点的水华危险性等级,并借助GIS的空间信息展布功能,获得了巢湖2000~2007年的水华危险性区域分布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巢湖西部湖区的水华危险性程度最高,暴发水华的可能性最大,中部湖区的水华危险性程度较高,东部湖区的水华危险性程度一般;BP神经网络模型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直观、简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于最近的油价趋势展现了新的技术前景,实验室研究开始关注IOR/EOR情况下新型超级(S)表面活性剂和粘弹性(Sv)表面活性剂开发,这种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张力(IFT)和控制流度。本文主要评价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作为流度控制剂用于预冲洗、助表面活性剂和后续缓冲介质。使用不同的注入方案,实验室工作是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对体相(bulk phase)和界面流变性、表面和界面张力、相行为、润湿性、孔隙介质中流动性、驱替效率的影响。确定流度、流度比、标准驱替曲线和微分驱替曲线,溶液结构通过透射和反散射光子相关能谱分析。 测试和岩芯研究证实,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可能用来代替传统的流度控制剂(聚合物)。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对剪切速率和其他降解作用的敏感性低于高分子量合成物和生物聚合物。结果,在不同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中,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用于控制流度不依赖于注入方案。其对采收率的正作用可通过流度控制、边缘稳定性和剖面调整解释。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也提高了“微观驱替效率”,但它作为驱替机理和采收率效率的重要部分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实验室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是,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可能在化学驱替方面开辟新前景。  相似文献   
7.
综合涡流和超声波检测技术,针对长庆油田CO2驱小口径管道,成功研制了小口径管道电磁涡流内腐蚀检测机器人和超声波内腐蚀检测机器人,并在长2.97 km、管径为Φ114 mm、壁厚为4.5 mm的管线上进行了试验。研制过程包括检测系统探头、腐蚀情况检测系统、壁厚检测系统、采集处理系统、动力控制系统、储存分析系统、里程记录单元以及上位机成像系统、整体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电磁涡流内腐蚀检测机器人可用于Φ89 mm、Φ114 mm、Φ133 mm管径的腐蚀检测,能够通过4D弯头,能将管道腐蚀、壁厚减薄甚至盗油孔等隐患进行检测、定位。超声波内腐蚀检测机器人,能够对输油管道进行全程检测和数据记录,确定缺陷在管道上的位置,形成相应波形曲线。  相似文献   
8.
9.
长庆气田地面集输管道防腐层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及时掌握长庆气田地面集输管道腐蚀状况,近年来对12条管道防腐层开展了电流衰减法(PCM)检测和开挖检测,检测发现防腐层外观完好为90.4%,少许破损为5.2%,破损严重为4.4%。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防腐层破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后续的气田防腐设计时,优先采用性能优异的防腐材料、严格执行防腐层施工技术要求、加强乙方施工管理,以确保管道防腐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并条机一般采用继电接触式逻辑控制系统 ,改变工艺参数时 ,需对相应零部件进行调整 ,灵活性与适应性较差。而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 ,可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和工艺的柔性调整 ,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