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综述近年来half-Heusler(HH)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18价电子HH材料体系以及最近开发的新型HH热电材料,简要介绍提高HH材料热电性能的几种策略,重点讨论能带合并(band convergence)策略在热电性能优化方面的应用。指出今后在HH热电材料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如非18价电子HH化合物作为热电材料的实验研究、材料能带结构随合金化及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多能带输运模型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2.
用聚能装药多层药型罩提高射流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聚能装药多层药型罩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铜铝双层罩所形成的射流进行了X光测试,结果表明,其射流头部速度及速度梯度均优于单铜罩,是提高聚能射流速度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镁和氧化亚硅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细硅,并采用湿法混料及高温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用硅/石墨/裂解碳复合负极材料。利用XRD、SEM、电化学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并结合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880 mAh/g,循环40次后为780 mAh/g,容量保持率可达88.6%,该方法显著改善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纳米结构的硅均匀分散在碳基体中,很好地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同时石墨和裂解碳也充分保证了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各种负极材料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对各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该结合其优缺点,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地单独研发,如开发高容量型合金负极、高功率/高安全型钛酸锂负极以及低成本型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界面接触热导的测试设备,为更好的实现测试过程中的轴向一维导热,该设备中增加了补偿加热装置.通过该设备,对高温合金GH4169和K417界面处,在温度160~280℃、载荷0~150 MPa条件下的接触热导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试验设备的适用性.对有、无补偿加热条件下的接触热导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带补偿加热装置时的接触热导测试结果要比不带补偿加热装置时的大,且温度越高,补偿加热装置工作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粉末烧结、高能球磨和直流快速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高熔点half-Heusler合金TaCoSb,热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aCoSb是一种n型热电材料,电导率、热导率、塞贝克系数、ZT值在973 K时分别为0.58×105 S·m-1、3.8 W·m-1 K-1、-110 μV· K-1、0.18。此外,本文还研究了Sb位进行Sn掺杂对TaCoSb热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Sn掺杂使得样品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同时下降,塞贝克系数略微增加,功率因子有所降低,最终材料的ZT值未见明显提升;鉴于TaCoSb的室温电导率较低,应该往Sb右侧方向掺杂改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工作原理遵循嵌入/脱嵌机制。近年来,氧化还原机制的化合物负极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过渡金属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和氢化物等。研究发现,在这些金属化合物负极材料中,金属氢化物具有最小的电化学极化效应。另外,金属氢化物具有较小的分子量,所以表现出很高的电化学理论容量,更重要的是其对锂的工作电位也比其他金属化合物低(0.1~0.5V)。本文综述了金属氢化物作为锂电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镁和氧化亚硅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细硅,并采用湿法混料及高温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用硅/石墨/裂解碳复合负极材料。利用XRD、SEM、电化学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并结合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880 mAh/g,循环40次后为780 mAh/g,容量保持率可达88.6%,该方法显著改善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纳米结构的硅均匀分散在碳基体中,很好地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同时石墨和裂解碳也充分保证了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