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利用离子束混合-离子注入(Ar^ )和磁控溅射相结合的实验技术在HR-1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注入N^ 的SiC涂层,并用表面分析手段对所制备涂层的表面形貌,剖面形貌、相结构,表面成分,表面元素的化学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涂层结构致密,表面平整、膜层成分均匀;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了一明显的过渡层,增强了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力,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对充氘涂层的阻氢性能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涂层元素与氢形成稳定的化学键,抑制了氢的扩散和迁移,使得涂层具有一定的阻氢能力。  相似文献   
2.
环形构件激光束钎焊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铍环激光束钎焊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采用轴对称模型和热力耦合的有限元方法,并假定沉积到钎缝表面的激光束能量满足Gauss分布。结果表明,焊接温度场分析得到的熔池大小与金相分析得到的焊缝几何尺寸比较一致;在离钎缝2.5mm以内的区域,焊接残余应力非常大,材料发生塑性屈服,环向应力大于轴向应力,从而使得铍环容易发生轴向开裂;远离钎缝区域,铍环内外表面同时发生向内的径向收缩,离钎缝1mm范围内,铍环外表面向外膨胀,内表面继续向内收缩;焊接残余应力主要分布在离钎缝15mm以内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铀表面初始氧化行为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雷  白彬  邹觉生  杨江荣  肖红 《稀有金属》2003,27(3):339-342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获取了表面清洁的铀及其在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研究这些电子能量损失谱线显示:清洁表面铀的等离子损失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较为符合;随着氧化程度的加剧,体等离子体(BP)、表面等离子体(SP)以及价带间跃迁所造成的电子能量损失峰发生了明显的连续偏移和强度的变化,表明室温下清洁表面铀暴露微量纯氧后,在铀表面上发生了U→UO→UO2初始氧化过程。同时,又采用了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照分析了铀的初始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气相色谱(GC)研究了铀 铌合金在25℃与CO反应后表面层的组成和反应气氛的变化.结果表明,铀铌合金与CO反应后, 表面层形成了UO2,UC(或UCxOy),Nb2O5和NbO等多种物相,反应气氛中有C O2生成.初步探讨了铀铌合金与CO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和等离子喷涂方法在Be表面制备铝镀层,并分别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和X射线应力的分析仪分析了膜层微结构,表面形貌,膜与基体界面情况以及内应力等。研究表明,Be上磁控溅射离子镀Al时,在膜基界面形成宽度约为1μm的Be,Al原子共混区,膜层由柱状晶组成,膜层应力为微压应力。等离子喷涂涂层不如前者致密,界面存在微裂纹,膜层应力为拉应力。  相似文献   
6.
00Cr17Ni14Mo2不锈钢高温氮离子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150℃~460℃范围内氮离子注入0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表面组织结构依赖于注入温度。注入温度高于250℃,氮发生了明显的扩散,氮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较好地满足Arrhenius方程;与低温离子注入相比,表面含氮层深度呈数量级的增加,且氮离子的保持剂量率随注入温度升高而增加。注入温度高于350℃时,含氮层的含氮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N离子注入金属深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N离子注入金属表面时温度对N原子深度分布的影响,在常温-460℃范围内N离子注入到α-Fe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深度分布显著依赖于注入温度和基体材料,随注入温度升高,α-Fe中N深度分布形态为准Gauss形、梯形和扩散形,并发现N注入存在“盲区”注入温度,N表观扩散系数与注入温度的关系完全偏离Arrhenius方程,在316L不锈钢中、N呈扩散形分布,其表面扩散系数与注入温度的关系与Arrhenius方程较吻合,通过Auger谱线形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TEM组织分析,认为N注入金属深度分布由离了注入混合作用、化学效应和热扩散作用中占主导地位者决定。  相似文献   
8.
杨江荣  邹觉生 《材料保护》2001,34(10):13-14
采用增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分别研究了金属铀表面经CO处理后的抗热氧化腐蚀能力和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结果表明:金属铀表面经CO处理后的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抛物线氧化阶段其氧化速率比未处理样品的氧化速率低25%-60%;电化学研究表明;金属铀表面经CO处理后,其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增强;在实验所用CO剂量范围内,其抗蚀性随CO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充氚后的微观组织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高温气相充氚技术,对抗氢脆不锈钢充氚后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发现氚(氢)可使透射样品晶界产生腐蚀行为,氚(氢)使晶内位错密度增加。利用氚自射线照相法,研究了氚在抗氢脆不锈钢中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氚在晶界、位错处聚集。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室温下铌的初始氧化过程,研究表明:清洁表面铌的EELS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较为符合;随着氧化程度的加剧,其体等离子体(BP)、表面等离子体(SP)以及价带间跃迁所造成的电子能量损失峰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和强弱的变化,也解释了Nb→NbO→NbO2的初始氧化过程;另外,铌在潮湿空气里氧化1周,在其表面只生成很薄一层的Nb2O5氧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