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是项目质量、造价、工期和合同执行等方面管控的基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结合实践案例,对新型工程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借助该管理模式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管控,寻求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结合,力求项目质量、投资/造价、工期/进度的完美匹配,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简介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模式分为筹建处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和工程项目委托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以某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空气动力场试验为例,详细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并得出结论和建议。通过测定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布风板阻力特性和流化特性,得出锅炉的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的热态运行提供必要的依据,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串级直流开关保护动作是否满足选择性要求,防止因开关选型有误造成越级跳闸事故的发生,同时可诊断直流开关的健康运行状况,保障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节能高效、经济实用的三侧缸内高压成形设备,设计了合模力可变且最大为10 MN,三轴向进给、组合式充液胀形且最高胀形压力为300 MPa的中小型内高压成形机液压系统,并对系统主要部件选型。将整机液压系统分为合模压机、充液胀形、轴向进给和下缸退料4个子系统,并基于AMESim对各子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测试。在此基础上建立整机液压系统完整仿真模型,并应用工程成形实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主要参数控制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设计的液压系统为研发此类装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行参数和结构尺寸是内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流率的重要因素。设计并搭建了内循环流化冷态试验台,通过实验分析了气化室风速、提升管风速、返料孔高度及大小对物料循环流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物料循环流率随气化室风速、提升管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幅度变化不同;随返料孔位置的增高而下降,且下降速度加快;随着返料孔面积的增大,先增大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6.
对某电厂135 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分析锅炉流化风量、床压、上下二次风配比、石灰石入炉位置调整对床温分布、污染物排放、锅炉效率等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机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改善机组运行性能,提高机组整体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是项目质量、造价、工期和合同执行等方面管控的基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结合实践案例,对新型工程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借助该管理模式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管控,寻求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结合,力求项目质量、投资/造价,工期/进度的完美匹配,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稳定的物料平衡系统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的关键,通过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系统的性能试验,分析旋风分离器、返料器、原煤破碎系统和排渣器对物料平衡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减小分离器入口面积,改高压流化风母管供应为独立供风方式,增加原煤粗碎环节,优化排渣器入口和返料器出口结构,以维持合理的物料平衡,降低床压和风机电耗,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的管材液压成形技术需要昂贵的专用设备及模具、生产效率低等不足,开发了一种简单实用、可在冲床或压力机上使用的管材冲击液压成形装置,可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自然胀形、轴压胀形和异形截面中空件的冲击液压成形。该装置无需外部高压供给系统和专用液压成形设备,通过撞击轴压头挤压容腔中液体的方式来为管材提供液压力和轴压力。通过设计轴压头的行程和调节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值等来实现最大液压力和轴向进给量的合理匹配,并以304不锈钢毛细管和H65黄铜毛细管为试验管材做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最大液压力与轴向进给量的协调控制;合理的载荷匹配能显著地提高管材冲击液压成形的成形性能;H65黄铜毛细管破裂时所需的液压力小于304不锈钢毛细管破裂时所需的液压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模型技术(BIM)作为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支柱性技术,已被业内广泛了解并应用。相比于传统设计方式,信息化模型带来了效果的提升,却也带来了人们对于其效率的困惑。本文提出了衡量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评价问题。通过对于国内外BIM成熟度模型的调研,明确了成熟度体系所需的体系框架和参数维度,为设计企业建立适用于设计阶段的BIM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视野。并尝试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对其进行了试构建,也提出了该体系修改以及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