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聪  刘成晔 《机械工程师》2023,(9):33-36+40
为了提高纯电动客车在电动机再生制动的能量回收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优化方案:以荷电状态SOC、制动强度和车速为输入量,电动机制动比例K为输出量。首先,对前后轮制动力进行第一次分配,其次对前轮主动制动器和电动机力进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最后将再生制动优化算法编成Simulink模型,并导入Cruise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提高了电动机制动的占比,减小了峰值电流,并提高了续航能力,有效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2.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风道散热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涡流缓速器(ECR)实施缓速制动时将车辆行驶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转子盘产生较大温升,导致其制动性能不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在转子盘风道内安装圆柱扰流强化散热装置.为合理选择扰流圆柱结构尺寸,建立不同直径圆柱扰流强制散热结构转子盘单风道物理模型,采用K-ε标准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分析各模型不同进口气流速度条件下热交换改...  相似文献   
3.
气压制动系统ABS双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性能特性,建立中型载货汽车动力学模型和气压制动系统模型。根据基于滑移率控制的ABS控制流程,在Matlab/Simulink环境内建立适合气压ABS的双模糊控制器。为研究双模糊控制方法在气压ABS系统中的控制效果,利用建立的模型和控制器,仿真双模糊控制气压ABS的制动过程,并把仿真结果与相同条件下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气压ABS制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模糊控制方法在控制精度和控制柔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汽车磁流变液流变特性和磁流变液离合器原理,为了提高系统的速度特性、稳定性和调节的自动性能,建立了圆盘型磁流变液离合器传递力矩模型,基于模型设计了适用于小型汽车的磁流变液离合器.建立了基于磁流变液离合器的汽车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 用模糊控制对汽车起步时该离合器的结合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磁流变液离合器的传动力矩够满足小型汽车的传动要求;所设计的磁流变液离合器在起步过程中接合平稳,节气门开度和开度的变化率性能均可满足要求,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磁流变液的组成和性能,阐述了磁流变液制动器的结构和原理。根据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推导了单盘式圆盘型磁流变液制动器和圆筒型磁流变液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公式,并在Simulink环境内建立了单盘式圆盘型磁流变液制动器和圆筒型磁流变液制动器模型,分析了2种磁流变液制动器的性能特点。分析结果可为磁流变液制动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的整车主动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分别设计了前轮和后轮的主动悬架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将前轮的路面激励信号引入到后轮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之中,使得主动悬架可以根据路面和车身姿态的变化而改变特性,以适应当前车辆运行工况的需求,分别进行了随机路面输入和正弦波凸起输入的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模糊自适应控制主动悬架系统车辆的质心垂直加速度峰值和标准差分别下降了38.9%和36.5%;车辆以5m/s速度驶过正弦波凸起时,主动悬架的后轮处车身加速度峰值比被动系统减少了43.9%,有效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时控制,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对系统行为的发展进行预测,结合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路面带双调整因子的EPS模糊灰预测控制系统,根据助力电流的变化自适应调整预测步长。基于Car Sim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建立了机械式转向系统和电机等模型,通过联合仿真,经过模糊灰预测控制后的EPS,高附着系数路面上横摆角速度的标准差从4. 564(°)/s下降到2. 596(°)/s,提高操纵轻便性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横摆角速度调整的稳定时间,较好协调了不同附着系数路面车辆转向行驶时的操纵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