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Ni-P和Ni-P-Al_2O_3复合镀层,探讨了镀液成分、施镀条件与镀层结构及性能关系。经盐酸腐蚀试验和在石英砂中磨粒磨损试验发现,两种镀层均有优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
钕铁硼烧结永磁体复合化学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提高NdFeB烧结永磁体防腐蚀性,研究了NdFeB烧结永磁体采取适当的前处理工艺,经超声波预镀铜打底层,然后在pH=7的中性镀液中先施镀40 min,再在pH=4.8~5.1的酸性镀液中施镀2 h获得低磷 高磷不同磷含量的复合镀层工艺,通过对镀层表面形貌及结构、含磷量、孔隙率及盐雾试验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镀层光亮平整,结合力强,结构致密,耐盐雾试验达到168 h以上,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3.
Fe3Al合金是优秀的耐热工程材料,在测定合金流动性工艺参数的基础上,用热力学观点分析了主要添加元素Al对合金流动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合金凝固动态曲线的测定结果,Al含量的增加,使凝固区域增宽,由于发达的枝晶阻碍了合金的流动,使流动性下降。合金的液相线温度随Al量的增加而降低,Al含量从24%增至35%时,其过热度约增加1倍。过热度的提高,将有利于合金的流动性提高。研究认为:Al对合金过热带来的有利作用远不及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增宽以及高熔点Al2O3数量增多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Al含量的增加将导致合金的流动性降低。测试结果表明:Cr元素由于提高合金的液相线温度,使合金的流动性下降。Mo和Zr元素有利于合金流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热轧薄板机轴瓦的工作特点和失效形式出发,论证Al、Mn,Zn等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合金的最佳成分。该合金经820℃/1h淬火,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寿命由原来的36h提高到72h。  相似文献   
5.
6.
从分析热轧薄板机轴瓦的工作特点和失效形式出发 ,论证了采用低镍高锰铜铝合金铸造轴瓦的可行性。采用正交设计方法 ,确定了合金最佳成分。该合金经 82 0℃× 1h淬火 ,其综合力学性能可大幅度提高 ,使用寿命由原来的 36h提高到 72h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示差扫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M-P合金镀层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镀层晶化的进行,硬度提高。当热处理温度达420℃时,镀层全部转化为晶态结构,主要为弥散分布的Ni3P产相,硬度大到峰值,高磷镀层的硬度高于低磷镀层。但在镀态,则低磷镀层的硬度高于高磷镀层。  相似文献   
8.
低合金耐磨钢破碎机板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叙述了低合金抗磨钢的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对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该技术采用微合金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成分搭配的试样进行宏观硬度和冲击韧性测试,优化了合金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的硬度HRC>50,冲击韧性kα>30 J/cm2。该抗磨钢同高铬铸铁、高锰钢等抗磨材料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可以代替高锰钢生产破碎机板锤、球磨机衬板等耐磨件。  相似文献   
9.
介绍和总结了奥贝球铁的不同命名方式。指出了等温淬火球铁(ADI)、奥铁球铁(Ausferrite)、贝氏体球铁等几种名称,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可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铬铸铁在抗冲击条件下耐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LD-10型冲击磨料磨损试验机上,对国产的高铬铸铁和西班牙进口的低合金抗磨钢,在不同的冲击功条件下,就其耐磨性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冲击条件下材料的失重、磨损面的形貌、材料的显微组织等的研究,分析两种材料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并着重讨论了磨料的性质、冲击功的大小对材料抗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在试验过程中高铬铸铁试样所表现出来的脆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经热处理高铬铸铁试样的抗磨性能优于其铸态试样,高铬铸铁的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优于低合金抗磨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