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试验样品经HCl-H_2O_2-KClO_3高效湿法分解体系分解后,采用活性炭-717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吸附剂进行分离富集矿石中微量的的铂、钯、金,建立了以盐酸为介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矿石样品中铂、钯、金的方法。通过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本方法,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方法中铂、钯、金的检出限分别为0.021、0.020、0.0050μg/g,测定下限分别为0.050、0.040和0.017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地质标准样品中铂、钯、金,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均小于6.7%,相对误差(RE,n=10)均小于3%,可满足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铂、钯、金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在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样品过程中试剂选用及测定各元素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对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样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张雄  刘美美  王曦婕  刘隆  邢云 《当代化工》2014,(12):2621-2623,2626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空气污染严重加剧的前提下,酸雨会加速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以溶解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中,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运移成为其污染土壤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综述,得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运移特征除了与重金属污染物本身的活性有关外,更取决于它所进入的土壤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6.
在环境中,氟化物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氟通常以气态或化合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对动植物既有益又有害,过量氟会影响生物体生长。因此,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氟化物有助于预警氟的环境污染,从而采取措施减少氟害。将测定环境中氟化物主要方法、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进行了整理,为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有益元素的关注主要是源于人体健康和地方病的研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加,有益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逐渐被广泛研究,主要包括钙、铁、锌、硒、锰、硅等。这些元素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进而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土壤有益元素对人体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对动植物必需的有益元素钙、铁、锌、硒、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得出,土壤中有益元素的研究不仅仅需要关注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起的作用,更应当结合土壤中有益元素与其他元素的作用机制来考虑其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其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共沉淀分离-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和铅锌矿中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矿、铅锌矿石样品经过盐酸、硝酸溶解,采用氢氧化铁共沉淀锡使其与铜、铅、锌分离,含锡沉淀经过氧化钠熔融,在硫酸介质中,加入硫脲-抗坏血酸-酒石酸掩蔽滞留在溶液中的干扰元素,然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锡量。确定了锡与铜、铅、锌的分离条件:用氨水调节样品溶液pH 4.5;三价铁离子加入量为20 mg。方法测定范围为0.001%~1%,检出限为3 μg/g。对样品中共存离子进行了干扰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共沉淀处理后,主量元素铜、铅和锌大部分已与锡分离,不干扰锡的测定;砷、锑的干扰可通过稀释或减小取样量去除;其他元素均不干扰锡的测定。采用实验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102%。经全国不同地区8家实验室采用铜矿石、铅锌矿石样品验证,方法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9.
10.
以西安护城河的东南角为分水岭,将其按流向分为A支(向西转向北)与B支(向北转向西)。对15个采样点水体的物理指标、CODCr、NH3-N、TP、重金属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A支由A1~A6,颜色由无色到深绿,味道由无味到臭,电导率值变化范围为286~1 139μS/cm,CODCr变化范围37.57~770 mg/L,NH3-N变化范围0.38~4.54 mg/L,TP变化范围0.165~0.884 mg/L,且随着护城河河水的流向,理化参数有较规律的变化,说明了A支可能主要受到河床底泥、藻类植物、水面漂浮物等内源污染;B支由B1~B6,理化参数变化无明显规律,但在B8处,CODCr、NH3-N、TP均达到整个护城河的最大值,说明B支可能除受到内源污染外,还受到城市雨水径流与部分市政污水等外源污染。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A1~A2段属地表水V类水体水质标准,其他段属于劣V类水体水质。此外,对Cu、Pb、Zn、As、Hg、Cd、Cr、Ni等元素的监测结果显示西安护城河上覆水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