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王艺  丁克强  刘廷凤  王慧雅  胡志新  杨凤 《广州化工》2022,50(7):212-213+221
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学校的工科教育正在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转变。作为环境工程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目前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问题突出、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专业认证标准,对环境监测教学提出了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建立重点内容教学视频、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等多维度的改革措施,力求培养工程素质高、创新和应用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雅 《广东化工》2012,39(11):211+209-211,209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案例教学是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手段。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案例教学开展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投影面系统的曲面拼接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实时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Filter-Pipeline 链路模型很好地在普通PC上实现了在保证视频流畅播放的条件下,对视频源进行实时处理;然后再进行保持边缘平滑的非线形几何校正和保持边缘亮度的均衡过滤(filter)。采用这一方式构架的系统不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并且还能够在取得高质量场景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构建成本,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此外,通过F-P模型中filter的增加和修改,还可以很容易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修改,并为系统的扩充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
借助于多种技术的集成,使得主持人在实际场景中和参与的观众进行虚拟实时交流,从而使其他观众看到主持人和参与的观众正在做节目的互动。该文介绍实时合成技术及现场多路视频自动切换技术,并以“与主持人实时虚拟知识问答”为例介绍该技术实现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泥环境危害大,对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两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新疆某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研究了处理前、后样品的不同理化性质,进而评价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有氧焙烧工艺,在升温速率3℃/min,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1.5 h的条件下,残渣的含油率降至0.03%以下.无氧热解的处理方式对残渣中的碳元素的固定有利.  相似文献   
6.
以DMF为溶剂,通过急骤凝胶法制备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机-无机复合膜g-C3N4/PVDF,并利用XRD、FTIR、TG等手段对该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中的PVDF以β相结晶存在,g-C3N4不影响PVDF结晶的结构。此外,还利用迭代法研究了复合膜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发现,g-C3N4的加入改变了PVDF的热分解过程,使热分解分为明显的2个阶段,并推导出了2个阶段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气体膜分离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制备技术,成为了当今复合膜制备工艺的主流。文章在分析当前膜制备支撑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廉价、高效的煤基平板炭膜制备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利用该技术制备成的C/C复合膜气体分离性能,为今后复合膜制备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王慧雅  杭祖圣 《广东化工》2012,39(17):39-40
文章介绍了在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添加了无机钠米Al2O3粒子,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Al2O3/PVDF复合中空纤维膜。使用电镜对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无机粒子在膜孔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机理。并且对膜的孔隙率、最大孔径、力学性能和截留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性能与纯PVDF膜的相比有显著提高,最大孔径从0.75μm降至0.39μm,水通量和截留率分别从10.09 L/m2.h和19.12%提高到28.25 L/m2.h和71.00%,断裂应力从3.09 MPa提高到3.41 MPa。  相似文献   
9.
废覆铜板分选残渣量大,残留铜质量分数约为1%,潜在利用价值高。为了获得废覆铜板分选残渣生物浸出脱毒工艺最优条件及探明其生物浸出相关机理,首先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设计三因素(参数因子包括初始pH值、固形物含量和Fe2+浓度;响应值为铜浸出率)三水平共计17个实验的优化实验方案。响应面多项回归拟合分析指出:铜浸出率回归模型与实际试验拟合性较好,实验误差较小,对废覆铜板分选残渣中铜生物浸出过程优化具有一定参考性。在最优化条件下(初始pH值为 1.65、废覆铜板分选残渣投加量300 g·L?1和Fe2+质量浓度为6.13 g·L?1)经过4 h生物浸出获得(92.2±0.27)%的铜浸出率。其次,废覆铜板残渣生物浸出脱毒放大改进实验中(100 L搅拌槽):增加曝气和搅拌,同时外加酸调控体系pH值<2.5,延长浸出至6 h,铜最大浸出率>98%,浸出渣中铜残留质量分数≤0.02%。未反应缩核动力学模型显示残渣中铜生物浸出过程受界面传质和固体膜层内扩散混合控制。综上所述,废覆铜板分选残渣中的铜主要通过Fe3+氧化和H+攻击溶出;嗜酸氧化亚铁微生物持续氧化Fe2+→Fe3+,不仅降低了总铁消耗量,也促进了残渣中铜的释放。研究结果将为废旧电子电器绿色资源化再生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