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对以煤矸石煅烧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的无机水性涂料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水灰比 <0.5时,由于矿物水化反应不完全而导致涂层遇水出现裂纹、脱落等现象;当水灰比 >0.7时,涂料在干化过程中矿物聚合物由三维网状结构向二维链状过渡,从而导致涂层性能开始下降,出现粉化现象;当水灰比为 0.5~0.6时,涂层耐洗刷次数在 4万次以上,硬度在 5H以上,耐水性能良好,涂层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3.
地质聚合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无机复合材料,具有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的特点.本研究采用水热热压技术,以粉煤灰、玻璃粉为主要原料,在200℃、8.5MPa的水热热压条件下制备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材料.研究了不同碱激发剂的含量、浓度及玻璃粉添加量对材料抗压强度、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玻璃粉的质量比为2∶1,添加25%的浓度为5 mol/L NaOH溶液时,固化体试样中有纤维状的地聚物生成,材料的抗压强度最高达到103.34MPa.  相似文献   
4.
无机盐晶须是在人工可控条件下生长成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一种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化学性质稳定、易与基体结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造纸、建筑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主要介绍了无机盐晶须的生长机理、常见的无机盐晶须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范围。重点介绍了无机盐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固相法和液相法,其中液相法为制备无机盐晶须常见的方法,主要从水热合成法、碳化法、常压酸化法以及溶胶凝胶法进行介绍;其次,介绍了无机盐晶须在阻燃材料、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和摩擦材料中的应用,并指出晶须对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负荷传递、裂纹桥连、裂纹偏转和拔出效应4个方面;最后指出,目前无机盐晶须的制备及应用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其制备以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能耗高、产物形貌不均一、产量低、设备复杂、工业化程度差等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得出,开发低成本、低能耗的无机盐晶须制备方法仍是主要的亟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处理含pd2 和Al3 废液的新工艺,以趋磁细菌(MTB)作为生物吸附剂进行了吸附及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TB对pd2 和Al3 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在Pd-Al二元体系中对Pd2 具有独特的优先吸附性.MTB对Pd2 和Al3 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和拟二阶动力学模型.磁分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分离效果提高的同时,分离速率也显著提高.经生物吸附.磁分离法复合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中Pd2 和Al3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14 mg/L和0.213 mg/L.  相似文献   
6.
超微粉化是实现钢渣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粒度分布是超微粉的关键性质之一。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SA)考察了分散介质、固体质量浓度、超声分散时间以及搅拌速度对钢渣超微粉的粒度分布(用D_(10)、D_(50)和D_(90)表示,D_(10)、D_(50)和D_(90)分别是样品分布曲线中累积分布为10%、50%、90%时的等效直径)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并计算钢渣超微粉粒度分布,将其结果与LSA测定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钢渣超微粉浓度时,无水乙醇为适宜的分散介质;固体质量浓度在0.10~0.90mg/mL范围时,随质量浓度增加,样品粒度测量结果变小,质量浓度为0.01~0.10mg/mL时,测量的D_(10)、D_(50)和D_(90)变化不大,因此适宜的测量浓度为0.01~0.10mg/mL;超声分散时间应大于30min;搅拌速度对钢渣超微粉粒度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另外,激光粒度分析仪8次测试结果具有高度重复性,其结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所测粒度分布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超细粉煤灰和钢渣超微粉为主要原料,配加少量水泥和铝粉发泡剂制备发泡混凝土试块.实验系统考察了不同水灰比、发泡剂掺量、发泡温度对发泡混凝土试块的绝干密度、抗压强度、吸水率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粉发泡剂掺量从1‰增加到7‰,所得试块的绝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分别降低36%和84%;而对应的吸水率和孔隙率增加幅度分别高达79%和30%.水灰比从0.65增加到0.95,所得试块的绝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6%和82%;而对应的吸水率和孔隙率均出现"先增后减"趋势,其中吸水率增加幅度为34%,降低幅度为24%;孔隙率增加幅度为18%,降低幅度为9%.发泡温度从25 ℃增加到90 ℃时,试块的绝干密度和抗压强度整体上呈"先降后升"趋势,绝干密度降幅约为30%,升幅约为60%;抗压强度降幅为50%,升幅高达140%.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为:铝粉掺量1‰~3‰、水灰比65%~75%、发泡温度40 ℃左右.试块抗压强度与绝干密度随制备条件变化幅度不一致,这说明有可能通过制备工艺优化获得"高强度、低密度"的发泡混凝土产品.  相似文献   
8.
粉末涂料以其特有的环保性和优异的涂装效果运用于多个领域,但常用的静电喷涂工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维护成本较高。本文主要研究一种粉末涂料的水性涂装工艺,重点考察了环氧聚酯型粉末涂料在水性涂装过程中不同消泡剂和不同烘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粉比为( 0.65~0.75)∶1,硅油消泡剂添加量为 1.5%的涂料试板于 60 ℃干燥 3 min后以 10 ℃/min升温速率升至 180 ℃,固化 15 min,得到的涂层性能符合 HG/T 2006—2006要求,与静电喷涂效果基本一致。粉末涂料的水性涂装法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便利、无粉尘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切实有效的涂装方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催化剂在脂肪酸加氢过程中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内外单元金属催化剂、多元金属催化剂、非晶合金催化剂、均相催化剂等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今后加氢催化剂的发展趋势是向多元化、均相化以及非晶态化过渡,并分析了中国加氢催化剂的市场需求和开展相关研究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单原子位点催化剂作为新兴类别,由于具有接近100%的高效原子利用率,出色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优异特性,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单原子位点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单原子位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合成策略中的共沉淀法、电化学沉淀法、原子层沉积法、光化学法和原子约束法等,“自上而下”合成策略中的高温原子迁移捕获法、高温热解法和悬挂键捕获法。分析了用于表征单原子位点催化剂的高角环形暗场透射扫描显微镜和X射线吸收光谱表征技术,进行单原子位点催化剂理论计算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第一性原理。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氧还原反应(ORR)、氮还原反应(NRR)、CO2还原反应(CO2RR)、氢析出反应(HER)和氧析出反应(OER)。最后指出目前单原子位点催化剂存在无法大规模生产和催化机制不清晰等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展望了单原子位点催化剂的发展前景,指出创新制备方法以实现稳定型单原子位点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及工业应用,利用先进表征技术进一步明确单原子位点催化剂催化机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