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利用建筑物筏板型基础作为水蓄冷槽体,实现迷宫式水蓄冷。以上海某项目为例,对其两块筏基区域采取不同的蓄冷水流线设计,分别建立了CFD模型,模拟了水蓄冷系统的蓄冷及释冷效果。结合模拟结果,计算了系统的蓄冷效率,分析了蓄冷/释冷水流线布置对系统蓄冷效率及削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华炜 《中外能源》2013,18(3):70-78
降低燃料油的硫含量是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常用的燃料油脱硫技术有加氢和非加氢两类,而吸附脱硫是非加氢脱硫的重要方式。S-Zorb工艺是第一种用于燃料油吸附脱硫的工业技术。S-Zorb技术采用的吸附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其中载体主要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中的二种或二种以上组成,活性组分一般由氧化锌与一种或几种活性金属组成,最常用的活性金属为0价镍或钴。S-Zorb吸附剂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与FCC工艺类似的连续流化再生技术进行再生。中国石化于2007年独家买断了S-Zorb成套技术,并根据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从设备和工艺上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目前,中国石化已经有9套S-Zorb装置投入运行,用于生产硫含量低于10μg/g的汽油。在S-Zorb装置运行过程中,硅酸锌或其他不可再生锌盐的生成是导致吸附剂失活或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S-Zorb工艺改进的重点在于不断开发S穿透量更高和稳定性更好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几种主要方式,并以一办公楼为例对使用燃气发电机组的三联供系统进行了经济性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国内外中压加氢裂化技术及工艺的发展情况,针对我厂蜡油资源平衡和市场对燃料油产品的需求状态,讨论在我厂建设中压加氢裂化装置,生产重整原料、优质低凝柴油和乙烯裂解原料,以有效地调整全厂汽、煤、柴油产品结构和质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书刊印刷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社会效益,也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就使书刊印刷企业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书刊印刷企业应该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正在应用或开发的一些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技术进展,包括改变汽油基础组分和开发非铅抗爆剂代用品以及调整催化裂化原料和工艺操作参数来提高汽油辛烷值。  相似文献   
7.
石蜡加氢精制原料来自润滑油加工工序,其原料性质除主要取决于原油性质、减压切割质量外,还取决于润滑油生产工艺。本文论述了国内两种典型的润滑油加工工艺对石蜡加氢精制原料性质、催化剂性能要求、工艺流程及石蜡产品质量的影响和加工不同蜡料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华炜 《石化技术》1996,3(4):222-228
为提高我国润滑油整体质量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石化公司1993年提出了按国际通用分类方法编制的新基础油系列标准。本文论述了执行该标准,工业试生产暴露出的问题,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
MTBE装置醇烯比测定技术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醇烯比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生产装置的重要控制指标,对MTBE裟置醇烯比的分析技术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包括实验室气相色谱法,在线工业色谱和软测量技术等,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基于以上调研情况和国际在线分析仪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采用在线近红外光谱方法实时测量醇烯比的技术方案,并给出了实验室模拟在线测量醇烯比的一些近红外试验结果,该方法有望成为解决在线测量醇烯比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王明哲  华炜 《化工进展》2007,26(2):262-266
对常规再生与富氧再生两种不同再生方式在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常规再生相比,采用富氧再生技术可有效改善烧焦效果,在掺渣比75%条件下,定炭值由0.12%下降至0.03%,平衡剂的活性提高0.5个单位;优化了产品分布,可提高装置的整体效益;并且该技术的使用可在主风机及再生器主体结构不作改动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装置的烧焦负荷和加工能力,当掺渣比为75%时,烧焦强度为130.06 kg/(t.h),比常规再生高7.73 k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