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氨酯的化学降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凉冰 《弹性体》2003,13(1):53-56
介绍了聚氨酯(PU)的水解、热降解、热氧化降解和紫外线降解的反应机理。PU的水解主要发生在酯基上,PU的热降解通常在氨基甲酸酯基上产生,PU的热氧化降解作用于醚基上,PU的紫外线降解在氨基甲酸酯基上断裂。芳香二异氰酸酯合成的PU在紫外线照射下,生成酯式结构,导致PU变黄。同时还指出了添加稳定剂可改善聚氨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步法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二元醇1,4-丁二醇(BDO)或混合扩链剂(二元醇和三元醇)合成了聚氨酯(PU)弹性体。研究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预聚体-NCO质量分数和扩链剂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A相对分子质量大,PU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弹性好;PU硬度、撕裂强度和模量随预聚体-NCO相对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弹性体的交联密度过高,硬度和撕裂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聚己内酯—共聚醚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己内酯、四氢呋喃-环氧丙烷共聚醚、甲基二异氰酸酯、MOCA等为原料,制备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了聚己内酯与共聚醚的比例、NCO质量分数、增塑剂与MOCA用量比例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弹性体,其性能为:邵尔A型硬度为57 ̄58,300%模量3.8 ̄3.9MPa,拉伸强度18.5 ̄19.5MPa,扯断工率450 ̄460%,撕裂强度28 ̄30kN/m。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MDI.TDI)和扩链剂(1.4-BDO.MOCA)为原料制备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弹性体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随NCO基含量增加而提高。逐渐提高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PU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下降,冲击弹性提高。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TDB-PU比相同相对分子质量PPG-PU的综合力学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5.
以聚醚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或聚丙二醇(PPG)与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原材料合成了预聚体;以3,3'-二氯-4,4′-二胺基二苯甲烷(MOCA)为扩链剂制备了PU弹性体;采用手糊成型方法制备了聚氨酯(PU)/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研究了2种预聚体制备的PU弹性体力学性能、玻璃纤维厚度和层数以及复合材料密度对PU/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GF与PU弹性体的粘结强度。结果表明,MDI/MOCA-PU比TDI/MOCA-PU的力学性能优异;随着玻璃纤维厚度和层数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密度对PU/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显著影响;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玻璃纤维可提高复合材料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6.
以聚酯(PEA、PEPA)或聚醚(PTMG)和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用三异丙醇胺(TIPA)和1,4-丁二醇(BDO)的混合物作扩链剂制备PU弹性体。讨论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弹性体交联点相对分子质量和扩链剂的种类对P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弹性体的硬度、拉伸强度、300%模量和撕裂强度随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伸长率和冲击弹性随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交联点相对分子质量为6600时,PTMG2000为软段的PU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28.44MPa;与TMP/BDO扩链的聚酯型PU弹性体相比,TIPA/BDO扩链的弹性体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均较高,而硬度、300%模量和冲击弹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聚乳酸(PLA)、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为原料,通过原位反应法制备了PLA/聚氨酯(PU)共混物,研究了PLA/PU共混物的反应原理、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动态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在原位反应中有微交联结构PU生成,且伴随着PLA的扩链和枝化反应;PLA/PU共混物的韧性得到显著提高,当PU含量为30 %(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断裂韧性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230 %、134.13 MJ/m3和34.19 kJ/m2,较纯PLA分别增加了16.6、8.1和11.1倍,此时拉伸强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49.7 MPa);纯PLA和PLA/PU共混物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共混物具有更高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PLA/PU共混物比纯PLA的结晶速率高,晶体完善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E-300与MOCA扩链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聚酯(PEA、PEPA、PCL)或聚醚(PTMG、PPG、PO/PT)和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分别用MOCA和E-300作扩链剂制备聚氨酯弹性体。比较了这2种扩链剂对PU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OCA-PU的硬度、模量和强度均大于E-300-PU,E-300-PU的扯断伸长率略高于MOCA-PU。在相同硬度下的聚醚型PU弹性体,E-300-PU比MOCA-PU的撕裂强度高。  相似文献   
9.
以聚氧化丙烯三醇、高活性聚醚聚合物多元醇(HPOP)、二醇扩链剂、水及催化剂等助剂的混合物作为A组分,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纯MDI和液化MDI为原料合成的半预聚体作为B组分,A组分和B组分按异氰酸酯指数1.1混合,制备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讨论了预聚体的NCO含量、纯MDI与液化MDI质量比、二醇扩链剂种类和HPOP/聚醚三醇质量比对微孔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聚体NCO含量和纯MDI的用量增加时,微孔弹性体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增加;微孔弹性体的硬度随HPOP和1,4-丁二醇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HPOP/聚醚三醇质量比为50∶50时,微孔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硫化聚醚型聚氨酯混炼橡胶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BIPB)和补强剂(炭黑或白炭黑)对聚醚型聚氨酯混炼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DCP和补强剂用量变化及不同硫化条件对混炼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CP硫化混炼胶定伸应力高,永久变形小;BIPB硫化混炼胶硬度和强度高;当DCP用量在1.6份时,混炼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最高;提高补强剂用量,混炼胶硬度和定伸应力增加,拉伸强度变化不明显,但永久变形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