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6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2.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额度大,施工周期长,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相关利益群体多。随着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原有的业财流程机制已逐步制约财务管理向清晰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为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业财流程孤立、工程核算粗犷、双账并行难度大、中央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要求高等问题,在智慧大藤峡框架下,通过业财一体化集成建设,重建核算账套,打通与项目管理系统数据流,拓展多系统全模块集成联通,将竣工财务决算的工作要求前置到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智慧财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婧  任云英 《华中建筑》2020,38(9):125-128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地处多元民族汇聚之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民族迁移等古代交通要道途经之地。寺院营建历时三百余年,见证并承载了青海境内的异质文化交流,形成了具有特殊形制特征的寺院建筑。现有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研究普遍主要关注藏、汉两种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寺院建筑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多元文化对寺院建筑之影响。该文以建筑文化为切入点,运用文化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理论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建筑构造、装饰技艺四个方面,分析塔尔寺建筑的文化源脉,以及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文化源脉具有多源复合的特征。从文化本源角度,揭示了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表象之下所蕴含的对多元异质文化的强大包容力。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和灾害防治不可或缺的安全装备,然而现有安全监控系统普遍存在网络结构可靠性差、抗干扰能力弱、数字化程度低、兼容性差、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结合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具体要求,对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现状,包括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系统升级改造后的变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基于工业太环网、数字总线双重冗余结构的新一代全数字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集多主通讯、智能传感、电磁兼容等多项关键技术于一体,满足监控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的升级改造要求,也是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新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煤矿的防灾抗灾能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6.
7.
武星宽  张婧 《华中建筑》2006,24(9):70-71
该文试图从城市广告对市政广场的审美的兼顾性入手,阐释“如行云流水”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城市广告同市政广场的单向转化以及彼此互融、相对互生而突现出来的独特审美关系。在分析城市广告与市政广场的审美关系中,试图解析环境规划中的一些问题,可望为环境艺术自身的发展开辟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1.前言
  “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来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作为整个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起始部分,其沿线城镇发展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交流历程,以及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人类与环境融合的代表性实例。对沿线城镇的研究涉及到民族安定、区域发展、生态安全等尖锐的现实问题,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对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城镇的系统、量化研究对于面对新型城镇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机遇下的沿线城镇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圆柱腔复介电常数高温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微波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高温测试关键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利用圆柱腔精确场解法实现材料介电性能变温特性测试。设计了TM_(010)模圆柱谐振腔,采用快速移动平台和感应加热技术,搭建了变温测试系统,实现了915 MHz,最高1 400℃的复介电常数快速自动化测试。针对测试系统受热后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实时变温校准技术,减小了夹具介电波动引入的误差。以熔融石英为例进行重复性测试并与已有文献作对比,结果表明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高温下测试偏差分别在2%和6%以内。  相似文献   
10.
森之舞台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