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桃壳催化热解制取氢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热解反应炉,选取核桃壳为原料,以MnO2、Al2O3、CaO三种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研究。实验中着重对比了催化剂存在情况下,热解气体中的氢气产率、氢气产量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催化剂MnO2、Al2O3和CaO进行了不同使用量对热解实验结果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nO2的添加量在3%时,对核桃壳热解产气中的氢气体积分数提高有最佳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浙大中控DCS在二氧化氯制备过程中的算法控制和联锁保护控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热解反应炉,选取核桃壳与花生壳作为试验原料,以MnO2、Al2O3、CaO 3种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研究.实验中着重对比研究了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两种原料热解时活化能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催化剂使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计算了物料催化热解制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果壳类废弃物热解过程的气相产率,同时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使热解过程更加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制的热解反应炉,选取核桃壳为原料,以MnO2、Al2O3、CaO三种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研究。实验中着重对比了催化剂存在情况下,热解气体中的氢气产率、氢气产量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催化剂MnO2、Al2O3和CaO进行了不同使用量对热解实验结果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nO2的添加量在3%时,对核桃壳热解产气中的氢气体积分数提高有最佳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基于Client/Server和Browser/Server混合模式的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介绍了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煤和废弃物共气化制备富氢燃料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利用煤、废木屑和聚乙烯废料进行共气化以制备富氢燃料气的研究.实验在实验室小型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气化介质采用空气和水蒸气.研究了气化温度和进料组成对气化过程,尤其是对气体产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组成中H2含量高达40%.而且,煤可以和高达40%的废木屑和聚乙烯废料进行共气化.当然,气化进料不同,气化产物也有所不同.煤与废木屑共气化时产物中的CO含量较高,而煤与聚乙烯共气化时烃类的含量较高.因此,通过控制进料可以得到不同组成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内外煤与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并对煤及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的工艺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制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厂污泥热解制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定床热解反应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热解制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产气量增大、H2产量随之增加.当温度处于700~950℃时,H2大量产出,阶段最高产率达51.61%.污泥热解技术兼具能源回收和环保功能,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制氢技术.  相似文献   
9.
祁威  张蕾  张磊  舒新前  丁兆军  李钢 《中国煤炭》2007,33(10):57-58
介绍了几种氢的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煤的催化热解制氢,并阐述了用低阶煤催化热解制氢的可行性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气体放电对金属平板强化传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比研究了电晕、介质阻挡以及辉光放电对空气-金属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加热器功率以及铜板电极温度测量,计算获得在自然对流以及电极间发生放电两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在气体放电强化传热的作用下对流传热系数获得数倍的增加。在直流电晕放电实验中,当均匀的直流辉光放电产生时,空气-金属之间传热速率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在提高空气-金属之间传热速率的同时,放电间隙击穿电压发生显著提高,也使放电在实际应用中更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