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总结了桩基低应变检测的基本原理。该方法利用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通过分析反射波的相位、幅值和到达时间等参数,获得桩身缺陷的位置及大小,进而对桩身完整性进行评价。对几种常见缺陷的波形图进行了分析,结合案例讨论了基桩缺陷的位置、规范原理与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和农村现存大量自建房屋。由于未经专业设计和地基勘察,不少自建房屋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随着时间延长,部分自建房屋出现了裂缝和倾斜,甚至有倒塌的风险。本文对某出现险情的自建房屋进行危险性鉴定,为判断该房屋的危险程度和后续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Ti60合金近β锻造后微观断口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真真  曾卫东  朱艳春  俞汉清  王清江 《材料导报》2013,27(18):112-114,12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i60合金近β锻造后的显微组织和室温拉伸试样、热稳定试样的断口形貌并确定断裂方式。结果表明:Ti60合金采用近β锻造,获得三态组织;室温拉伸试样断口裂纹源起源于试样中心,断面凹凸不平,既有韧窝形貌又有解理断裂特征,为混合型断口;热稳定试样断口裂纹源位于试样边缘,断口表面平整,为典型的解理断裂特征;试样经热暴露后,强度变化不大,塑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分阶车牌字符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车牌字符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分阶车牌字符识别算法。该算法第一阶段采用BP神经网络对车牌中的汉字、非相似字符进行识别;并在第二阶段用改进的CNN对车牌中的相似字符进行识别。最后通过实验横向、纵向对比,验证了该神经网络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明显提高了车牌字符的识别率,同时减少了车牌的识别时间。  相似文献   
5.
选取包装饮用水生产线上部分质量监控点的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法分别在3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中旬、12月中旬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以得到其检出率。目的是对包装饮用水生产线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针对性的防控。结果显示,3月中旬生产线上不同质量监控点水的检出率分别为5%、50%、5%、0、0;6月中旬分别为35%、100%、40%、0、0;9月中旬分别为10%、65%、20%、0、0;12月中旬分别为0、45%、0、0、0。综上所述,夏秋季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高于春冬季,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加工过程中的粗滤环节。  相似文献   
6.
水下机器人基于sigmoid函数的软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下机器人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抖振问题,利用具有光滑性和饱和性的sigmoid函数,提出一种水下机器人软变结构控制策略.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讨论控制受限情形的水下机器人软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构造基于sigmoid函数的软变结构控制器,给出水下机器人软变结构控制的具体算法.将基于sigmoid函数的软变结构控制策略用于水下机器人仿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线性控制、饱和线性控制和基于变饱和函数的软变结构控制3种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igmoid函数设计的软变结构控制系统调节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有效地削弱了系统抖振,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超高屈服强度材料凸焊过程存在熔深不足和熔深难形成等常见问题,通过采用电磁比例阀装置进行焊接压力设置方式的研究,最终得到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两种材料屈服强度差距过大导致的熔深不足和熔深难形成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本文依据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模拟不同参数下土体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剪胀角、泊松比、弹性模量,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不同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内摩擦角>粘聚力>剪胀角>泊松比>弹性模量,因此在边坡设计及稳定性评价中应慎重选取土体的强度指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以为边坡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方世界对中国园林的认知在近代发生了嬗变,相关专著也陆续问世。从喜龙仁的《中国园林》切入,再现其对中国园林的考察历程,梳理其认知来源,分析其研究方法与视角,还原其所呈现的中国园林形象,进而总结出近代西方学者的研究存在认知来源受限、研究成果分散以及开始回归"中国园林"本体的特点,并指出局限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在学术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17—18世纪的"中国风"促进了中国园林形象在欧洲的传播,并见证了中西园林的跨文化交流。互为"异域"的中西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造成了欧洲人观看中国园林时差异的目光。通过还原此时商业与宗教传播路径中以及英国自然风景园变革背景下,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再现的特点,辨析其背后的主客观动机,分析欧洲视野下中国园林形象衍变历程,从而揭示中英自然式园林的"貌合神离"之下蕴含的中西方在自然观念与审美上的本质差异,以及误读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