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100kV输电线路作为我国新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其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是线路设计关键技术原则之一。参考±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经验,给出了±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的确定原则。在导线不同截面及分裂数、分裂间距、极间距及对地高度时,进行了电场效应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经验,给出了±1100kV输电线路的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和走廊宽度,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NET平台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软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套基于NET平台的牵引变电站1500V馈出电缆的直流局部放电信号的在线监测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专家系统三大主模块组成,对电缆的绝缘性能进行实时有效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3.
测量局部放电是诊断大型发电机绝缘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预防绝缘故障有重大意义.介绍了一种用于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软件系统,配合前端硬件和后台专家系统可实现对发电机绝缘状态的实时诊断.实现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主要特点,最后通过在发电厂现场监测的数据,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计算、评估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电绕击性能,基于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进行了相关计算.应用自编程序对锦屏一级电站一西昌换流站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保护角、地面倾角、杆塔高度的增加,雷电绕击跳闸率明显增加,超高压同塔双回线路推荐采用负保护角运行.  相似文献   
5.
根据1000kV交流绝缘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Ⅰ-Ⅰ-Ⅰ、Ⅰ-Ⅴ-Ⅰ、Ⅴ-Ⅰ-Ⅴ、Ⅴ-Ⅴ-Ⅴ绝缘子串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对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塔头尺寸、电磁环境、自然功率和走廊宽度进行综合技术比较,对杆塔钢材基础指标、绝缘子串费用以及线路走廊费用进行综合经济比较,探讨了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不同塔头布置方式的优劣性,推荐不同适用条件下最优绝缘子串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设计的500 kV紧凑型线路,为提高耐张塔防雷电绕击性能,在耐张塔地线支架外侧增加了跳线架,并加挂了防雷分支地线,但仍有分支地线从普通地线脱落,造成永久性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发生。从分支地线的受力模型、T接金具等方面分析了故障原因,提出采用预绞式T接线夹,优化分支地线安装位置、线长、弧垂等措施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2022年2月20日,非洲最大水电站——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正式开始发电. 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前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和联邦院议长阿根格·特沙格尔、人民代表院议长塔盖斯·查福以及政府高级官员出席了仪式.对于埃塞俄比亚人来说,复兴大坝的意义更为深远,这是他们走向复兴的标志.这个大坝已经...  相似文献   
8.
导线选型是±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课题之一,对工程造价和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载流量、电场强度、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5个方面分析了导线的电学特性;从过载能力、弧垂特性、荷载情况等方面比较了导线的机械特性;总结以往工程经验,分析了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和经济性,为今后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架空输电直流融冰技术由于其良好的融冰效果,在交流500 k V及以上线路导线融冰中得到广泛应用,地线融冰技术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500 k V施秉—贤令山线路防冰抗冰改造工程实践中,通过对地线直流融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本工程复杂的地线情况,进行了地线直流融冰计算与分析,提出适合本工程的地线融冰方案并加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并结合地线直流融冰技术提出下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导线选型是±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课题之一,对工程造价和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载流量、电场强度、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5个方面分析了导线的电学特性;从过载能力、弧垂特性、荷载情况等方面比较了导线的机械特性;总结以往工程经验,分析了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和经济性,为今后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