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目前低压配电网络拓扑连接关系辨识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MI量测信息的低压配电网拓扑校验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高级量测体系AMI提供的负荷量测信息以及网络数据,得出同一配电变压器下各负荷所属耦合节点电压以及所属支路电流,然后分别求得所有负荷间耦合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的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即相关性强的负荷同属于同一馈线,进而确定各负荷所属的馈线;之后根据负荷的耦合节点电压幅值大小,确定各负荷在所属馈线中的上下游关系,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以及负荷的耦合节点电压分布,对存在错误连接关系的负荷进行修正,最终完成低压配电网络拓扑的校验与修正。算例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随机类优化算法用于配网重构计算时间长,而启发式算法用于配网重构存在的低精度解等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流法与Mayeda生成树算法相结合的单阶段配网重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最优流法从支路交换的候选集中快速确定用于Mayeda生成树算法中用于支路交换的支路,从而既回避了随机进化选择方法进化慢的缺点,又回避了穷举法生成过多的劣树的缺点,等效于采用优化技术局部剔除了部分比当前树更劣的树,而明显加快其最优树的搜索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最优流方法的快速性、Mayeda生成树算法的解空间的完备性,进行良好的结合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而提高其计算效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因其快速性及至少得到次优解的特点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AMI量测信息的变压器参数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配电网变压器参数辨识的难题,本文提出基于高级量测体系(AMI)量测信息的配电变压器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AMI提供的多时段量测数据,建立关于双绕组变压器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求解;然后以各时段的变压器参数估计值为样本,采用随机样本的方差系数判据对样本中误差较大的参数估计值进行剔除,获得变压器参数新样本空间;最后基于新样本空间计算变压器参数的均值,并将其均值作为最终的参数估计值,进而实现变压器参数的辨识。算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输电线路受到输电走廊限制,多采用同杆并架双回线甚至四回线不换位架设,导致回线之间的功率差别较大,产生的循环功率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现基于PSCAD搭建同杆并架双回线仿真模型,分析线路长度、电压等级、单位长度电阻、线间水平距离、线间垂直距离、对地高度、大地电阻率以及线路负载等因素对回线之间功率差别的影响规律,以此指导同杆并架多回线的布置设计,降低回线之间的功率差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统状态估计难以对带有隐蔽性粗差的注入量测进行辨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电网状态估计隐蔽性数据攻击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将历史相邻断面量测向量的差分构成量测变化序列,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序列之间的加权关联度,构成未受攻击时的加权关联度阈值域,若当前断面量测变化序列的加权关联度超出阈值域,则判定该断面量测数据受到信息恐怖攻击。为了使低出线数节点的强相关量测受到攻击后,增大其在加权关联度中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节点出线度的量测加权权重计算方法。通过IEEE14节点系统分析了多个状态变量被不同模式的数据攻击时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配电线路参数缺少精准辨识的难题,提出了基于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 infrastructure,AMI)量测信息的低压配电网线路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AMI量测数据,从网络末节点开始对整个网络的支路参数进行分步估计,建立关于低压配电线路阻抗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求解,实现全网可观测线路的辨识和估计。算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针对配电网三相潮流问题计算精确性和计算速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单-三相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及算法。首先推导了电网三相潮流计算模型,然后根据配网不确定性特点,对局部的对称部分采用单相潮流计算,对于不对称部分采用三相潮流计算,2部分网络之间通过单-三相接口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单相网络与三相网络的统一建模;进而基于线路电流的不平衡度,自动确定单-三相接口的位置。算例证明了所提出的单-三相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和动态接口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