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人尽其才”,促进人才流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上尚须探索和研究。目前,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才相对集中,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企业科技人才匮乏。怎样把两者优势结合起来,人才租赁是一条可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韩东晖 《学术月刊》2012,(1):152-154
如果用重返经典文本与面向中国问题来概括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型取向,用返本开新与话语重塑来概括近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路向,那么,同一时期的西方哲学研究则致力于立足国际视野和本土耕耘。当前国内西方哲学研究具有双重定位:一是引介、翻译、诠释和批判"西方哲学",原则上英语世界和欧洲大陆古往今来的哲学皆为其研究对象,可谓"在中国的西方哲学";二是西方哲学虽  相似文献   
3.
康德和维特根斯坦思想相似性或亲和性逐渐成为西方学界关注的话题.最近出版的一些传记文献表明,维特根斯坦熟悉康德哲学,并深受影响.而就<纯粹理性批判>和<逻辑哲学论>而言,我们也能够聚焦于各自为知识分别划定的经验的界限和语言的界限、分别展开的理性批判和语言批判及其后果,来探讨两人思想的深层结构和伦理学旨归.他们都建立起存在论意义上的"逻辑",并借助这一工作确定了哲学批判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4.
高校我推行全员聘任制的制约因素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推行全员聘任制是一项重大的举措。本文从观念、分配、考核等几方面对高校推行全员聘任制进行了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继维特根斯坦的"用法论"之后,塞拉斯在意义理论上做出了承上启下的贡献。他提出的"意义作为功能分类"的观点为推理游戏意义论做好了铺垫。推理游戏作为语言游戏的核心,其本质是受规则辖制的行为。与其他概括相比,推理游戏意义论能更恰当地概括塞拉斯意义理论的四个特征。布兰顿进一步补充修正了塞拉斯的理论,使推理游戏意义理论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实证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在他们高举拒斥形而上学大旗的时候,实际上拒斥的是"物"的形而上学,而不是一切形而上学;在拒斥这种形而上学的同时,实证主义者暗地里为科学知识设定了"事实"的存在论基础,不可避免地预设了一种"事"的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的建立是由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避免了本质主义的困境。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将“哲学”视为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和思想方式,从而观察多种多样的哲学活动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交织而成的网络,扩展我们对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的理解。基于这种认识而展开广泛的哲学对话,或许是“中国哲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先秦哲学中较为突出的语言哲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着重揭示其论辩的方式和脉络 ,以图清晰地凸显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语言、表达、思想和实在的哲学思考。讨论的问题包括 :1 道言之间 ;2 名实之争 ;3 言意之辩。道言问题梳理了道、术、言三者的关系 ,确定了先秦语言哲学问题的基本框架。名实问题包含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两个论争层次 ,在实践哲学层面又包含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这两条道路的分野。言意问题的两条思路表现为言—意和言—象—意 ,前者以孔子和庄子为代表 ,而后者以《周易》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阐释的公共性奠基于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和方法论指导,而哲学史阐释的公共性和历史性建立在现实社会因素的整个梯级结构上。由此出发,哲学史阐释的当代路径有必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即在存在论基础上,要以社会存在论会通唯物史观与哲学史阐释;在知识论视域上,要以大历史观确定哲学史阐释的语境;在规范性维度上,要以交往和对话的有效性要求为公共性法度;而其方法论路径则要以分析史观和语境史观的平衡推进哲学史阐释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百年分析哲学的历程表明,这一曾经声势浩大的哲学运动已经终结,其基本特征已经不复存在,这预示着英美哲学界“后分析哲学时代”的来临。而在后分析时代,一方面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资源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哲学史研究、形而上学、交叉研究、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新的趋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之间的对话。这一对话为我们绘制新版的英美哲学地图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