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张娅茜  蒋海松 《社科纵横》2010,25(4):61-63,67
由于礼治文化、地理环境、民族习尚和专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法制传统逐渐地形成一种独特的公法品格和制度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法制也步入了现代转型期。在现阶段中国法制现代转型语境的变迁中,探究和梳理中国法制现代转型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海松  张娅茜 《社科纵横》2010,25(3):43-45,49
了解马克思本人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判断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但遗憾的是,马克思的中国社会观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的亚细亚型法权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定性,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专制主义的真正基础。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土地公有制、国家社会一体化、以父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度以及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严酷的法制都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显现。而且,这导致了思想上的奴化心理蔓延、公民意识的缺乏、心理封闭落后和道德沦落。重温马克思的中国观对正确理解中国国情、推进中国当代的法治建设和进行国民性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