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陕西棉麦良种改进的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时期,陕西大规模引进、培育和推广棉麦良种,成效显著;到1945年,改良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年陕西植棉总面积的91%,良种小麦推广面积7年之内扩大100余倍,这不仅使陕西经济获益匪浅,也泽及全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究其原因,一是引进和培育相结合,使良种推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二是农事机关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协调各种组织、机构和农民一道促进良种推广;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刺激农民主动按科学方法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2.
基于回归方程的收入差距分解发现,1988年、1995年和2002年,行业间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且这主要是由一些收入迅速提高的垄断行业造成的。同时,区位、教育、所有制和职业类型以及是否有第二职业对收入差距的贡献也在提高,是否完全就业和年龄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有明显下降。因此,缩小中国城镇收入差距,亟需打破劳动力市场进入壁垒和产品市场行业垄断。此外,减轻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障碍、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等措施,也将是未来政府缩小城镇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本质特征是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不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实际上就是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情况下,两者目标不兼容的一个表现。这一问题早在实行国有企业经营承包制之初就已经存在,并且被视为导致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推广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重提这一问题,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经营者行为短期化在当前已不仅仅表现为企业经营者侵蚀企业资产、盲目投资扩张、重分配而不重积累等问题,而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当企业改革有损于企业经营者的既得利益时,即使改革本身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指针式电子车速里程表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元器件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倾向于保持战前正常教育体系而稍加损益。循此思路,国民政府将大部分大学搬迁到后方,并于1939年制订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国民政府的这一政策得到了大学界从校长、教授到学生的普遍支持,朝野就“抗战建国”并举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陈钊 《学习与探索》2007,(2):124-129
要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就应该在既有的文献和我们自己有关中国地区间差距和地方政府行为的系列研究的基础上,用一个一以贯之的经济学逻辑在市场整合、工业集聚、地区差距和地方保护主义这些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问题之间建立联系,解释形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地理、政策和历史因素,展望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未来中国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的趋势,提出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的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如果片面限制大城市的扩张,鼓励小城镇发展,片面强调区域经济的均等化,将无法充分发挥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集聚发展的好处.为此,必须克服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打破城乡间和地区问分割的制度障碍,促进城市内部的社会和谐,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并由此最终实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外部性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方向陈钊陆铭一、引言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1978年末开始的企业改革正是从解决激励问题入手,伴随着权力的不断下放而进行的。虽然激励问题被认为在改革中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最终仍使企业改革效果不...  相似文献   
9.
职称评审模式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职称评审实行的是政府人事职称部门主导的评聘结合模式,近年来随着评聘分开的模式适用逐渐增多,用人单位自主评聘的模式也在不断扩大试点,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改革的方向是三种模式并存,其前提是建立中介组织,并积极发挥政府在职称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转型国家的经济重构:兼论转型经济学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慧  陈钊 《浙江学刊》2003,2(6):150-157
在最初对“渐进”与“激进”两种转型方式的争论之后 ,转型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开始由产权改革向经济重构转变 ,这种变化本身也体现了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一种转型。本文结合现有的文献讨论了国有企业重构的微观机制以及重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 ,本文指出了中国转型中企业重构的特殊的微观机制及其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