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社会科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多种范式。从现实社会空间向虚拟网络空间的“空间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崭新的空间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其“空间范式”的提出进行了必要的知识积累。“空间范式”凸显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的理论特性,旨在透过“空间”的维度,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空间范式”的提出对于进一步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旨趣,凝聚学科共识,培育知识信念,整合学术资源,建构更加专业的话语体系,形成一个影响广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自觉是人们在文化建构、文化评价和文化选择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主体精神,把文化自觉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文化自省"理性认知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积极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建构自身的文化自主地位,进而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和国家发展的文化战略需要,达成普遍性的文化认同,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批判与生活世界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理主义、科学主义和消费主义既是现代性畸形发展的结果,又是把现代性推向绝路的动力.现代性的迷茫引发了现代性核心精神的偏离,人的生命意志的丧失和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但是,现代性并没有走向终结,通过深刻的反思与批判来重建现代性,还原诗性的生活,才能回归人的本质,把现代人重新带回本真的生活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5.
"教化"概念的建构在时间上是一个过程,在空间上是一个系统。它既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又体现了一种境界和理想,表现为合工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既关涉德性的养成,又关涉政治的取向,本质上表现为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总之,"教化"是在个体与社会交往互动的基础上,使一定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政治要求,有效传递给社会中的个体并内化为自我的内在品质,在普遍性认同的基础上最终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释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以致由此形成的具体生产方式,从不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以致由此形成的市民社会,"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主体,不断进行着空间意义的生产。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异化的分工和劳动,物象化的人的交往(形式)关系所形成的共同体,被马克思恩格斯指认为"虚幻的共同体"。为了消灭异化的空间,无产阶级需要作为世界历史意义的整体存在实现"个人的联合",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从而释放人的自我解放的全部空间意义。透过这一系列隐喻性的空间话语,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展现了从空间生产、空间异化到空间解放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空间辩证法逻辑。  相似文献   
7.
价值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面向现代性的现实境域,传统儒家思想只有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才能进一步体现出历史和时代价值。实现传统儒家思想的“时代化”即把它的理论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回答时代的新课题、新任务,以满足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化”即实现传统儒家思想与科学民主等现代性理念的对接,从而祛除自身理论体系中的封建性糟粕,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生活化”即把传统儒家思想融入现代人以交往实践为基础的生活世界中来,关注每个人的个体价值,为现代人确立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理解现代性极端发展的两个维度,个人主义和纯粹工具理性已经渗透进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其结果是:道德教化在社会各领域全方位退场,从而陷入现代性困境之中。面对现代性自我观念的形成与教化权威的式微,现代性工具理性崇拜与人之德性的错位,独白性教化传统的延续与个体反抗中的迷失等现实困境,只有将道德教化根植于以交往实践为基础的生活世界,通过完善道德教化实施的内在机制,积极重构中国传统的德性道德,才能完成对现代性道德教化困境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社会哲学范式"呈现的是"规范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人学范式"带有浓厚的"目的论"倾向.以"教化论"为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型,体现两种范式的承续式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个教化的过程,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工具性存在与目的性存在的结合,本质上是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空间是一个关系场域,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活动.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是一对辩证的关系范畴,中国梦的提出连接了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并在历史、文化和空间的互动中,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精神,同时帮助中国人获取文化自信,确认文化身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根本意义上表征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因此,在历史空间的转向过程中,应做好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积极的文化对话,在“复出—生产—传播”的文化发展路向中,推进文化空间的全面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