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各行各业的存在和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粮食是农业全面发展的根基,任何经济作物以及林、牧、副、渔的发展都必须以粮食为基础。粮食是直接关系到工业和其他事业发展速度与规模的关键,在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辩证关系中粮食也占着首要地位。在商品生产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包括有自给性与商品性两大部份。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人口很多,农业部门消耗粮食的数量很大,因而粮食商品率还此较低。为了不断满足城市工矿企业以及畜牧  相似文献   
2.
<正>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简称双包到户),目前是安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双包到户”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总的说是在国家计划轨道上发展的,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但由于生产队集体经营变为分户经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有的农民只愿意在承包土地上种植对自己有利的、收益大、见效快的作物,有的干部认为,“你包我也包、何必把心操”,似乎农业生产可以不要计划经济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农业必须和全国经济协调一致。否则,完全搞自由种植和经营,势必会冲垮整个国民经济计划。农业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其本质要求有以下几点:1、要符合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2、要适应农业生产多变性的要求,3、要满足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需要,4、要利用以价格为中心的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城市化和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众多,且80%在农村。过多的人口挤压在相对狭小的耕地上,造成了农村的贫困和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显然,中国经济现代化呼唤农村剩余人口尽快转移。而首要的问题是要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转移途径。郑义榆、都阳同志为此撰文,认为建设新型的农村城市,将是解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西方“城市病”、农业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缓慢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