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薛天山 《理论界》2007,(11):9-11
农民工阶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工作、生活在城市中。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被排斥在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中的社会排斥现象。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建立起面向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社区教育强调依托社区力量和社区资源,对社区内的全体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来满足社区成员不同层次要求的教育需要,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社区教育成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当下信任困境之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天山 《社会》2004,(6):51-53
近年来,信任问题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 关注。信任研究的开端可以追述到德国社会 学家齐美尔(1900)。但在他之后,信任研究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直至上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Hovland,Janis和Kelly等学者才又将这一重要的概念“捡了回来”。而80年代以后,“信任”问题则成为了社会科学界的热门话题。 引言 中国学术界对信任问题的系统研究是在90年代以后,对此问题研究的热衷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关怀。 一方面是为了回应西方学者对中国信任状况的论  相似文献   
4.
家族治理--中国民营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方式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差序导向,但随着市场的转型、企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中国家族企业正在默默地进行着自身的蜕变.许多学者认为公众公司将是家族企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但众多的调查却发现,家族企业的蜕变并非按照这一简单、单一的路径运行,有的企业甚至表现出相反的运行方向.家族企业能否超越亲情熟识这种人格化社会网络交易而进入非人格化的制度性交易,能否从非规范的管理手段向现代企业的科层制管理转化,这对一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民营企业摆脱家族制非常困难.至少在当前,它是企业家在两难困境中的一种自然选择.家族企业模式也不是中国企业做不大的原因,而恰恰是中国企业试图做大的一种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探讨身具“儿媳-女儿”双重身份的农村已婚女性在家庭养老资源分配过程中,如何在公婆与父母之间进行权衡。通过对山东省莒南县868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公婆与父母所获得的养老支持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更倾向于将家庭养老资源给予自己父母而非公婆。家庭资源的多寡对女性承担公婆与父母的赡养义务均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且家庭资源对家庭养老支持的正向影响受女性家庭权力的调节,女性家庭权力正向调节家庭资源与父母养老支持之间的影响关系,负向调节家庭资源与公婆养老支持之间的影响关系。女性家庭权力的提高,会提升父母的养老质量,但也可能造成公婆养老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际信任研究的路径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信任研究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界的热门课题,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学者涉足此项研究。但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人际信任的理解和研究路径是不一样的:心理学家关注个体特征对信任建立的影响;社会心理学者倾向于将人际信任看成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学家则更愿意从文化、制度或社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信任产生的机制。通过对西方人际信任的研究路径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西方的人际信任研究陷入了困境,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各学科特定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局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方学者所共有的研究预设和思维模式影响、框定甚至是限制了信任研究。为摆脱人际信任研究的困境,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信任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