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关于“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关系,从社会属性看,其本质都是社会主义,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从发展战略目标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奋斗目标,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都具有阶段性,但小康社会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从内容构建看,三者相互交织、互相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保证,全面小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条件,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具有一般社会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但又体现出一种崭新性和独特性,呈现出与历史上其他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鲜明特征.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定的重要发展阶段;是由下中等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乃至中等发达国家不断迈进的动态过程;是一个比较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更加开放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一种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的创造性设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和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深化和升华.这种升华深化了世界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勾勒了和谐世界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蓝图,有力地证明了不同制度和同一制度下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显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有学术和理论价值的观点。有必要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和不同观点作综合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国力和全部综合国力的渗透性要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作为文化力的基础的科技与教育已经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在我国,文化力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具体指标上还是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促进小康社会的文化力建设,要求我们在加强主导文化建设,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对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就要求我们给小康社会这个新阶段以科学的定位。小康社会有其历时空间 ,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也是从突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到强调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地域空间 ,既包括东部和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也包括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还包括各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和“一国两制”的共同发展 ;要素空间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外部空间 ,即小康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源和科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既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历史渊源,也有着特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内涵.全面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规定性,可以从其内容指向、发展历程和客体指向等三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