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某种程度说,1930年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研究水平,涌现出一批优秀政治学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专著,并于1932年成立了中国政治学会。此种研究状态的持存自有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空间。首先,社会自由促发民主革命的政治革命逻辑使任何当政者都不得不宣称政府的民主合法性;其次,教授治校和出版言论自由,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政治民主空间;最后,流动迁徙自由与相对优厚的教员薪俸,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社会自由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3.
1919年春,王鲁彦适值十七岁,为了分担父亲和家庭的生活忧愁,告别象诗一般令人陶醉的故乡,“跋涉山水去探开另一个憧憬着的世界,勇往地肩起了‘人’所应负的担子”,相信“将来有一个光明的伟大的未来”,前往上海谋生,生活并不象鲁彦想象的那么美好。不久,鲁彦在眼花缭乱,富贫、等级悬殊的大上海,开始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剥削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与比较的国家建设背景下,国家治理需要怎样的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作为合作对象,国家权力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都是当前中国亟需研究的命题。比较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其发生缘由,我们发现,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与社会组织应当实现分治基础上的合作,国家要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社会组织也应增强其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使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政治角色和结构、角色承担者、具体公共政策等政治主体知识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呈现非均衡的结构。具体而言,青年学生政治认知程度比较高,政治情感大致居于中间位置,但是政治评价却相对较低。这种状况表明学校教育在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具有“单面”性,家庭和社会的政治社会化更会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成。因此,当代青年的政治意识塑造要从“教育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三个角度进行,同时要补充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文化运动的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了。以鲁迅为首的一大批左翼作家,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介绍和倡导无产阶级新文化,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学运动在中国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起来,从此,  相似文献   
7.
如今,对网络的玫瑰色乐观已经逐渐褪去,反思以及合理定位网络的思考逐渐深入起来。我们发现网络并不像传统的书籍那样只是给人类带来知识的福音,相反,作为一种技术,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暴力或极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丰富详实的统计数字,分析了宝鸡市职工工资的现状。指出其产生原因有三点:1.宏观调控方式不得力;2.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统一性和地区间差异性的矛盾,使改革后的工资制度走了样;3.各种经济法规不健全,工资实物化倾向严重。针对当前的现状,提出五方面建议:1.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加强工资基金宏观管理;2.逐步解决机关事业职工工资收入偏低的问题;3.增强企业在工资分配方面的自我约束机制;4.加强行政管理,严格执行工资调节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分配调节作用;5.加快推进“福利工资化,工资货币化,发放规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进入制度建设的转型期,谈判博弈、讨价还价的制度建设在转型期表现为一系列的公共事件。检讨现有公共事件研究的理论框架,有助于建立其在中国政治研究中的合理方位与讨论空间。从研究取向上看,中西方公共事件研究都呈现出从社会学到政治学的转向特征,这表明公共事件研究逐渐回归国家概念。但是,中西方的回归国家研究内涵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制造或介入公共事件,媒体动员在当前中国政治社会发展中被视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但是,以2011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遭致的一系列公共事件危机及其组织变迁为例,利用多源流理论对政治系统内外结构的分析却表明,媒体动员只是在问题流环节发挥着问题识别、舆论批评、框架整合与国民情绪酝酿的作用,而在替代性备选方案形成、政策企业家推动等制度变迁的核心领域则并无效能。因此,媒体动员在制度变迁中只是发挥着“社会喉舌”的角色,而不能过于夸大或过分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