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东仓  石瑾 《兰州学刊》2010,(3):191-194
抗战时期(1937-1945)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是针对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政策。边区民族政策尽管只具纲领性,没有形成专门、系统的文本,但其模范的实践性和强有力的工作机构提供的保障性仍使边区民族政策取得辉煌成就,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解放的灯塔。  相似文献   
2.
关于红军东征目的诸多误说,或以偏概全、或错解史料、或罔顾史实,影响人们对东征战略意义的正确理解,且易造成历史认知混乱。红军东征,其目的包含了根本方针、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三个层面,其目的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的根本方针,实现"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战略战术目标,完成"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任务,并把"打通苏联"作为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3.
对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民族主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是适合中国当时国情的民族革命方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是"三民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旧式民主革命的一个手段,它抓住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政权问题,将挽救民族危亡作为最终目的,把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是有一定积极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两委”说与“三委”说长期共存的局面,使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有没有设立中央前委显得扑朔迷离,影响历史认知。关于设立中央前委,虽有日记和回忆录等史料可以佐证其事,但诸多内容失实、相互矛盾之处严重降低其真实、可靠性。而证以关键档案材料可知:枣林则沟会议未见其源,中央工作往来记录未见其实,撤销中央工委和中央后委之际未见其尾。中央前委历史档案全过程“缺失”的真正原因,只能是中共中央根本就没有正式设立过这么一个机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