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另解     
学术界一般认为只有人才是主体,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由代表自立、自动、自为、独立,凡是能够自由独立自己做主的事物,都是自然主体.自然主体相比较会产生比较主体,比较主体在比较关系中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人是特殊的自然主体和比较主体,在自然与人的比较关系中,人的认识参与其中,从而产生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深刻把握“主体”的物质本体性对驳斥当前存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固定性     
在哲学这块领地中,我们可以说,固定这个概念或范畴基本上是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不仅是一贯重视运动、变化的西方人不研究它,而且历来重视静止、不变的东方(中国)人也很少论及它。古代人是这样,近现代人也是这样。经典作家如此,一般哲学家也如此。那么固定范畴是否存在呢?它在哲学领域中应不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呢?这是需要回答的。一、固定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固定一词,尽管哲学家们很少注意它,基本上不研究它。但是,它的存在确是客观的。例如人们的信仰观念就有固定性。古代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死不变节”。这是忠汉之心的坚(固…  相似文献   
3.
论普遍性     
什么是普遍性?在哲学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好似老生常谈,没有多大意义,其实不然.最近学术界关于矛盾普遍性含义的争论,已经说明:这个问题有重新研究和深入探讨的必要.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用“普天同庆”这个成语去形容所有的人们都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日子表示共同欢庆的情景.毛主席在《泌园春》中,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词句,说的是秋后的层层山林,一片火红;整个的湘江之水全部碧绿清澈.李大钊的名句:“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那赤旗的世界”.等等.在这里,无论是“普天同庆”,还是“万山红遍”,也不论是“漫  相似文献   
4.
论特殊性     
何谓特殊性?生活中人们经常谈论特殊,如同家常便饭,无以为奇。但是,要真正地理解特殊,尤其是从哲学的高度上去把握特殊,并非易事。特殊,单讲特字,是专门、单一、特别、不一般、不平常之意;殊,则是区分、不同之意。把特与殊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殊一词,其含义就应该是:特别的不同,特别的区别,即不是平常、一般  相似文献   
5.
论分     
论分于海江何谓分?分的来源与对立面是什么?分的功用与地位怎样?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一、什么是分人们对于分的正确理解与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中国古代,最看重分,而对分论述最详的人,要算是苟子了。他说:“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①“先天之道,仁义之统...  相似文献   
6.
论斗争性     
斗争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但是,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竟把斗争性变成了“破坏性”,搞得它声名狼藉,威信扫地,以致于人们不愿再提到它。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忧虑和不安。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从四人帮的“破坏哲学”中拯救出来,以还它本来的真实面貌,并重振斗争性的勇气和它青春的活力,我们将围绕如下三个问题对斗争性作一番重新深入的理论探讨。这三个问题是:一、到底什么是斗争性;二、斗争性的产生和其作用;三、斗争性的对立面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人们往往把差别与斗争性,统一(同一)与同一性加以混淆,甚至完全等同起来,当成一回事。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差别不等于斗争性,统一(同一)不等于同一性。一、区分矛盾二重性的必要性列宁在讲到“辩证法的实质”时,曾经简要明确地指出,发展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这个定义,不仅使我们认识了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同时也使我们得到了一个完整准确的矛盾概念。它告诉  相似文献   
8.
斗争性是绝对的,统一性是相对的,这个道理本来是深刻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道理也是对的。但是,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来类比或等同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值得商榷的。多年以来,有一种广泛流行的观点,在认识斗争性绝对,统一性相对的原理时,往往只把矛盾的斗争性理解为运动,认为它是引起事物发展运动的唯一源泉和动力,而把矛盾的同一性理解成静止,认为它是静态的联结(纽带),不是动态的吸引(联  相似文献   
9.
和谐性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字的考察,我们发现“和”(和谐)里包含着调和与妥协。其中的调和又有调合与调解之分。在对立双方分裂离异之时,需要的是调合(聚结)作用;当对立双方冲突争执之时,需要的是调解(分开)作用。所以调和也就是调合与调解相统一的活动。它是矛盾之间一种不紧不松、似合非合、似分非分的游移缓冲性活动。调和的特征是。第一,调和是活动,属态势性范畴,  相似文献   
10.
论本体     
一哲学上所说的本体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本体升华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要想得到哲学本体之要义必须先从生活入手。那么日常生活中所指本体的含义是什么呢?一般说来它有以下的含义:第一,根本、来源之意。如草根、树根、水源、墙根、地基、本钱、版本、本心、原意、本来、原本、本子、根据,等等。这里所举的本体之例均指根源、基础之意。第二,主要部分、核心成份。如草本植物的草茎,木本植物的树干,军队中的本部,学校党政机关所在地的校本部,河流中的主流,铁路中的主干线,航空中的主航线,城市街道中的主要马路,乡村中的中心乡村,干部中的基本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