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社会科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遏制新股炒作,沪深交易所于2013年底出台了相关规定将新股上市首日申报价格限制为不超过新股发行价的144%(本文将其界定为"IPO首日限价政策")。本文以2009~2015年1194家中国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IPO首日限价政策对投资者"炒新"的影响。研究发现:IPO首日限价政策加剧了新股上市初期的炒作,它使新股表现出显著更高的实际首日收益率、连续涨停次数以及实际换手率;IPO首日限价政策也助推了次新股炒作,它显著增加了新股上市后的股价波动率、换手率以及股票定价,导致次新股股价长期居高不下,进而削弱了新股实际首日收益率与未来市场表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在IPO首日限价政策实施后,具有炒作概念的新股其炒作现象反而更严重;2014年推出的IPO发行定价管制与IPO首日限价政策产生了政策叠加效应,强化了后者的负面影响;此外,IPO首日限价政策还显著增加了新股上市后的股价同步性。综合来看,IPO首日限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事与愿违,它不仅未能抑制新股炒作,反而对投资者"炒新"产生了"刺激效应",不利于新股价格发现,并降低了股票市场定价效率。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IPO以及交易监管制度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在实践上则为完善IPO监管制度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股权集中、大股东掏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出发,建立理论模型分别研究在单一代理关系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双重代理关系下,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掏空-自利博弈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证明了:1)在单一代理关系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因素为公司成长性、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以及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成长性越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以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风险资本介入对企业长短期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理,以及风险资本的哪些特征会影响其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的发挥.实证结果发现:1)风险资本的介入确实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但这种提升作用只在短期内存在.2)风险资本介入后,企业短期经营绩效的提升主要来自息税前利润率的提升,而不是企业总资产周转率的提升;而企业息税前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双双下降则导致了企业长期经营绩效的下降.3)首次介入企业的风险资本数量越多,风险资本的经验越丰富,则风险资本对企业短期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资本介入仅仅为企业带来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提升了企业短期的经营绩效,但风险资本并未给企业带来更多可持续增长方面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视程度.由于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对倡议实施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源倾斜,形成不同省份之间比较优势的外生差异.以公司并购决策作为获取比较优势的工具,本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跨区域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比较优势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作为并购目标方的吸引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当地具有这些比较优势的公司被其他省份公司并购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并且并购后公司的融资和“走出去”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方比较优势对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收购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本文研究结果为拓展企业边界来获取政策优惠和资源支持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解,对评价“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及其后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2005年-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含义及度量方法,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对企业资本结构与商业信用支持的影响,以及宏观、行业和微观因素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并刺激企业对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支持;第二,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竞争强度越弱的行业,以及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同时加强其对上下游企业的商业信用支持.研究结论为从理论上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与企业资本结构和商业信用支持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定向增发是否存在控股股东掏空行为近年来颇受争议.以2006-2009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可对定向增发过程中是否存在控股股东掏空行为,以及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相比较对机构投资者的定向增发,对控股股东定向增发的折价率显著更高;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是导致不同增发对象发行折价率差异的重要原因;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停牌操控,是导致不同增发对象发行折价率差异的又一原因.研究结果证实了定向增发过程中确实存在控股股东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