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剖检土鸭20只,通过体外及体内寄生虫检查,发现体外感染为阴性,体内寄生虫病中吸虫感染率较高,其中纤细背孔吸虫最高(45%),感染强度大(3~57条)。并发现食道粘膜的毛细线虫卵感染率甚高(65%),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与本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为养殖户防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0年4月—11月在国内首次用“害获灭”对28头牦牛的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进行了驱除试验。结果表明,“害获灭”按每公斤体重150、175、200微克颈部皮下注射,对牛仰口线虫 B.Phlebotomum 的驱虫率为90.1、100、100%,对叶氏夏伯特线虫C.erschowi 为78、100、100%,对辐射结节虫 O.radiatum 为94.3、100、100%,对球形毛首线虫 T.globulosa 为93.0、97.3、97.3%,对美丽筒线虫 G.pulchrum 为83.0、100100%,对胎生网尾线虫 D.viviparus 为100、100、100%,用200微克时对兰氏毛首线虫的驱虫率为93.3%。由此看出,“害获灭”按每公斤体重175、200微克对牦牛上述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均有良好的驱除效果,且用量小、给药方便,无副作用,宜于在牧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丙硫苯咪唑是我国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于一九七九年按国外配方合成的一种广谱驱虫药,近两年来,先后在浙江、江苏、广西、四川等省用该药对猪、牛、羊的寄生蠕虫进行了驱虫试验,证明了丙硫苯咪唑能驱除上述动物的多种寄生蠕虫,但对具体虫种的驱虫效果,特别是对前后盘吸虫和毛首线虫的效果,各地报导都不尽相同,为了弄清该药对高原上的牦牛、绵羊寄生蠕虫的驱虫效果。我们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在若尔盖县某牧场对“春乏期”自然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流行情况、季节动态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表明:(1)临床检查牦牛1149头、黄牛599头,皮蝇蛆寄生率分别为84.25%和70.28%,寄生强度为18.32个和2.17个;剖杀检查牦牛114头,皮蝇蛆寄生率为100%,寄生强度为71.66个.(2)川西北草地皮蝇的种类,经形态学和生化特性鉴定定为牛皮蝇H.bovis、纹皮蝇H.lineatum和中华皮蝇H.sinrnse等三种.(3)弄清了皮蝇各期幼虫在牛体内的寄生季节、寄生部位、移行动态、三期幼虫寄生方位、入土化蛹羽化规律、成虫活动规律等.(4)害获灭(Ivomec)是防治牛皮蝇蛆病的首选药物,具有效果好、广谱、剂量小、安全、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防治后可获显著经济效益和明显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19头健康牦母牛在发情期中阴道粘液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友情盛期,牦母牛阴道粘液pH值为7;12±0.31,阴道分泌物抹片镜检可见大量无核上皮细胞,少量有核上皮细胞,很少见白细胞,并有52.6%牛只出现不同形状的粘液结晶;在发情末期,阴道粘液pH值为6.97±0.27,镜检可见上皮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粘液结晶出现率明显减少仅占31.2%;受试19头牦母牛中,受孕数13头,受胎率为68.4%,其中,10头出现粘液结晶的发情牦母牛全部受孕(100%),9头未发现粘液结晶的牛只仅受孕3头(33.3%),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看出,牦母牛在友情期中阴道粘液结晶的出现率与会胎率成正相关。该研究结果为准确判定牦母牛发情期,指导过时输精及提高杂交受胎率,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和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88年5—8月用TC—101对330枚鸡蛋进行了保鲜试验研究,经采用TC—10160ppm浸泡晾干加涂石蜡液;每5枚蛋一片TC—101装入安瓶,瓶口塞一薄层棉花,放在盛蛋容器的由角和中央;TC—101 90PPm浸泡后晾干贮藏等方法,均可保鲜鸡蛋3—4个月,如在5—8月以外的其它月份保鲜鸡蛋,保存期可明显延长。该研究保鲜鸡蛋具有效果好、无毒性、操作简便、成本低(5—10枚蛋1分钱)等优点,可推广使用,也可用于其它禽蛋的保存。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病为人兽共患病。作者于1986年10月至1988年8月对川西北草地若尔盖、红原、壤塘、康定4县10个牧场(乡)188头牦牛的粪便进行检查,首次在我国牦牛体内发现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率为48.9%(92/188)。患腹泻牦牛的感染率[100%(20/20)]高于非腹泻牦牛[42.9%(72/168)];犊牛感染率[46.8%(66/141)]低于成年牛[55.3%(26/47)];不同地区牦牛的感染率亦有差异。在调查牦牛隐孢子虫的同时,检查黑白花奶犊牛19头,藏系绵羊80只,罗姆尼绵羊30只,成都麻羊51只,均未发现隐孢子虫。文中叙述了牦牛隐孢子虫的基本形态大小。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1月用美国默沙东药厂提供的安保乐(AMPR OL)、瑞士引进的三字球虫粉(Esb3)和国产的氯苯胍(Robenidine)等三种药物对成都麻羊球虫进行了驱除效果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三字球虫粉效果最好,卵囊减少率达94.8%,其次是安保乐,卵囊减少率为78.7%,氯苯胍有一定驱虫效果,卵囊减少率为50.8%。三种药物对优势种阿氏艾美耳球虫的驱除效果:三字球虫粉的卵囊减少率为97%,安保乐为79.2%,氯苯胍为78.1%。由上看出,氯本胍的总计卵囊减少率虽然较差,但对优势种阿氏艾美耳球虫却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驱麻羊球虫时仍可将氯苯胍与三字球虫粉和安保乐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肝片形吸虫病是牛羊等反刍兽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遍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普遍流行,特别在低洼潮湿多沼泽的牧区,由于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分布极广,流行更为严重。川西北草地(红原、若尔盖、阿坝)是四川省牦牛、绵羊主产地区之一,其沼泽地(又称四川若尔盖高原沼泽)是我国最大的一片沼泽区域,三县沼泽面积742万亩,约占该区草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肝片形  相似文献   
10.
“害获灭”(Ivomec)对山羊内外寄生虫的驱杀试验,国内报道甚少。我们于1990年4—5月在汶川县威州乡用该药对18只山羊(试验组12只、对照组6只)的内外寄生虫进行了驱除试验。试验结果,Ivomec按0.2mg/kg一次颈部皮下注射,对线虫的驱虫率为94.0—100%(其中:毛首线虫Trichuris为94.0%、奥氏线虫T·ovina为95.4%、捻转胃虫H·contortus、羊仰口线虫B·trigonocephalum、微管结节虫O·venulosum、舒氏歧尾线虫B·schulzi均为100%),对外寄生虫——微小牛蜱B·microplus、台湾角血蜱H·cornigera、山羊腭虱L·stenopsis、山羊毛虱D·caprae的杀灭率均为100%。该药注射时出现极短暂的疼痛反应外,在整个试验期内未见任何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