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阿尔伯达西部的上泥盆统凯恩组中上浅旋回沉积比较发育,每个旋回自下而上是由潮下带逐渐变为潮坪沉积而形成的。潮坪沉积为浅灰色粉晶白云岩,风化后至黄褐色,具水平纹理、泥裂和鸟眼等构造;潮下带沉积包括深灰色纹理细晶白云岩、虫迹细晶白云岩和层孔虫细晶白云岩,这些旋回发育于海侵初期,是在海平面上升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沉积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上浅旋回中的潮下带沉积和潮坪沉积的厚度可用来推测古水深和潮差。  相似文献   
2.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优质煤储层发育的沉积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中煤储层发育,但不同的煤储层在分布范围、厚度、储集物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从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角度,探讨了控制优质煤储层发育和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本区优质煤储层主要形成于潮坪和三角洲平原上的泥炭沼泽环境,而且总体上,潮坪上形成的煤储层的横向连续性比三角洲平原上形成的要好.海平面升降对煤储层的纵向分布以及平面上的分布范围有重要控制作用,总体上高位体系域(尤其是晚期)形成的煤储层丰度高、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利于形成优质煤储层;海侵体系域形成的煤储层丰度低、厚度小、分布范围较小,不利于优质储煤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并且以新泰—泗水一带为中心呈放射状和同心环状展布,组成了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断裂均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但也曾发生过压扭性活动。断裂的垂直断距为几十米至几千米不等,在研究区中部断裂断距较大,而在边部较小。这些断裂是在中新生代形成并进一步发展的。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是鲁西地块呈穹隆拱升形成的,而且在拱升的过程中还发生了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鲁西地块的拱升与旋扭皆与郯庐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黔东湘西寒武纪碳酸盐斜坡上的风暴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黔东万山-湖南新晃地区的寒武系中风暴沉积发育。风暴沉积的岩石类型主要是砾屑石灰岩和砂屑石灰岩,砾屑石灰岩从细砾屑石灰岩到巨砾屑石灰岩均有,但以中砾屑石灰岩最多,砾屑大都呈板状,但有的呈近等轴状。其排列方式呈平行状和迭瓦状。砂屑石灰岩具递变层理、平行层理、丘状层理、单向交错层理等。砾屑石灰岩和砂屑石灰岩夹于大套暗色中薄层碳酸盐岩中,为斜坡环境中的风暴沉积。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台13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为辫状河沉积,河道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本区波阻抗与沉积相间有很好的概率相关关系,因此提出一种以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为约束条件,结合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对该区辫状河储集层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优选出该区储集层岩相和属性建模的最佳方法分别是序贯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建立的该区八道湾组地质模型能很好地反应地下地质体,为八道湾组油藏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野外露头和钻、测井资料中湿地沉积的观察对比研究,结合现代湿地的特征,从沉积学的角度对湿地进行定义:"一种地形平坦,地面常年潮湿,可有很浅积水(水深通常小于2 m),被繁茂植物广泛覆盖的沉积环境",根据沉积特征,可将湿地分为两类,即沼泽湿地(或称沼泽)和湿原湿地(或称湿原),并对湿原湿地的沉积特征及其与相关相类型的对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原湿地沉积物为灰色-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碳质泥岩等,富含植物化石,有机碳含量高,电阻率测井曲线呈小锯齿状,数值介于纯泥岩和砂岩之间;古代湿原湿地与河漫滩沉积、湖泊沉积的区别标志在于沉积物颜色、岩性、植物化石、电测曲线等方面;湿地外围部分主要发育泛滥平原,且主要为河漫滩,湿地的边缘部位主要发育湿原,而中心部位发育沼泽;正确区分湿原湿地与湖泊沉积有利于正确恢复古地理面貌和气候演化,正确评价盆地的油气潜力及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7.
应用T A.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并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将港中地区古近系沙河街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重点层位沙二段包括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长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以向上变深再变浅的对称的C型结构为主,中短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是以向上变深的A型或向上变浅的B型非对称型为主。识别出古近系沙二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相类型: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水道和湖泊沉积,包括11种沉积微相;沙二段MSC3和MSC4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的港西古凸起,至MSC5时期,物源方向由单一西部方向转为多方向物源供应。辫状重力流水道全都发育在近岸水下扇的前方,充足的物源供应是重力流水道发育的首要因素;辫状重力流水道的发育及分布与沉积期的古地貌有关,而断阶式断槽是港中地区古地貌的主要特征,因此,断阶式断槽是控制沙二段辫状重力流水道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沉积学的方法和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录井、测井、岩心、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滴西12井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滴西12井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岩性主要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和棕红色泥岩的频繁互层,沉积相类型主要为干旱型砂质辫状河,微相类型主要有高能河道、低能河道、心滩、溢岸、河漫滩等,物源方向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南方向;呼一段和呼二段共划分为14个小层;K1h18小层沉积初期发育西北向的辫状水道,K1h17~K1h15沉积时期辫状水道规模进一步扩宽,K1h14~K1h13沉积时期水流能量开始减弱,河道发育不明显,K1h12~K1h21沉积时期河道水动力条件又逐渐增强,河道不断分叉、合并和摆动,多期河道叠置,形成丰富的水道心滩储油砂体;沉积作用及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相带分布是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胶结物是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中重要的自身矿物,但对其形成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A井和B井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全岩X射线衍射测试、扫描电镜分析了页岩中自身碳酸盐矿物的类型,并利用分成分碳氧同位素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中碳酸盐矿物沉积水介质主要为陆相淡水。A井的方解石δ~(13)C平均值为-1. 14‰,δ~(18)O平均值为-12. 63‰,B井的方解石δ~(13)C平均值为-2. 40‰,δ~(18)O平均值为-12. 84‰,氧同位素表明两口井方解石均主要形成于早成岩B期,碳主要来源于有机质脱羧反应; A井白云石δ~(13)C平均值为-1. 84‰,δ~(18)O平均值为-7. 56‰,其形成主要与早成岩阶段硫酸盐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B井白云石的δ~(13)C平均值为-4. 48‰,δ~(18)O平均值为-11. 12‰,主要与中成岩A期有机质脱羧反应密切相关,铁白云石主要形成于晚成岩阶段;黏土矿物转化提供了研究区碳酸盐矿物沉淀所需要的钙离子、镁离子及铁离子。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析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成岩演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