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境安全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培实验对蜈蚣草吸收As(Ⅲ)的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处理浓度范围内,培养液中As(Ⅲ)的吸收效率随着时间递增.当处理浓度为10 mg·L-1时,24 h后蜈蚣草对As(Ⅲ)的吸收高达97.57%,而在处理浓度为500 mg·L^-1和1000 mg·L^-1时,蜈蚣草对As(Ⅲ)的吸收比例明显降低,吸...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包括物化修复技术与生物修复技术,并对各项修复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轻质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生态风险高、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等特点,技术经济性优异的原位修复方法及装备开发已成为现阶段石油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针对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Light Petroleum-Hydrocarbons,LPHs)污染的土壤,设计出1套复合了土壤真空抽吸(Soil Vacuum Extraction,SVE)与生物通风(Bioventing,BV)功能的撬装式原位修复技术设备样机,并对某轻质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现场修复试验.在6个月的修复周期内,现场土壤中平均VOCs浓度由823.7 mg/L降至51.0 mg/L,修复效率平均达到80%以上,可为我国规模化实施LPHs污染土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丹江口水库典型区域,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修建了5组径流场来收集径流,研究了降雨径流水相及颗粒相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采用GC/MS对降雨径流中美国EPA优先控制的20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颗粒物中有α-HCH和DDE两种有机氯农药检测出,而水相中仅有α-HCH一种有机氯农药检测出,不同利用类型土地径流颗粒物中OCPs含量的基本趋势为: 耕地(137.35ng/g)>果园(43.74ng/g) >山林(26.89ng/g),水相中OCPs含量的基本趋势为:耕地(1.94ng/L) >果园(1.90ng/L)>山林(1.19ng/L),说明耕地和果园受人为污染的影响,这和当地的开发情况也非常符合;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径流中OCPs含量的基本趋势为: 10~15°耕地>5~10°耕地>0~5°耕地,由此可知,径流中OCPs含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能是由于坡度增大径流量也随之增大,降雨冲刷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影响较大.对降雨径流中α-HCH和DDE进行源解析,α-HCH可能来自早期残留,部分也可能来自大气沉降;而DDE可能源之早期施用的DDT农药在好氧条件下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H_2O_2和Na_2CO_3·1.5H_2O_2所形成的两种类Fenton试剂对原油污染的土壤进行氧化修复,在比较两种试剂氧化效果的基础上,采用16s rDNA技术对氧化后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_2CO_3·1.5H_2O_2所形成的类Fenton试剂对原油的降解效果较好,原油降解率达到50.48%;两种试剂氧化后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均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同时氧化后土壤中的总功能基因含量下降,由原来的58 093 193个分别下降到36 282 211个和32 355 524个,而各种通路基因在总基因的占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热洗后油泥砂化学氧化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化学热洗法处理后石油烃含量低于2%的联合站罐底泥,在继续采用生物技术处理过程中,针对该工艺存在的处理周期长、对重质成分降解能力不强的问题,开展了采用化学氧化技术对化学热洗后油泥砂中石油烃降解效果的研究,通过室内实验,考察其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实验表明,最好的化学氧化实验组石油烃降解率可达60%,可通过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提高石油烃的降解效率,30d内石油烃含量最多降至4 800mg/kg。  相似文献   
7.
氮掺杂TiO2对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氯化钛、尿素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制得了氮掺杂TiO2,其比表面积(BET)为106.48 m2/g.系统研究了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Cr(Ⅵ)溶液,吸附剂用量为5 g/L,在pH=5时,25℃下吸附180 min即能达到满意的吸附效果,其吸附效率可达97%以上.氮掺杂TiO2对Cr(Ⅵ)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升高温度,平衡吸附量增大;在温度为55℃时,Cr(Ⅵ)的饱和吸附量高达29.906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很好地描述.氮掺杂后TiO2的吸附能力比纯TiO2明显增强.即对于Cr(Ⅵ),氮掺杂TiO2是一种优良吸附剂.此外,从氮掺杂TiO2吸附Cr(Ⅵ)前后的FTIR图可知,氮掺杂TiO2吸附Cr(Ⅵ)的过程中,N-H键参与了吸附过程.由于氮掺杂TiO2制备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吸附Cr(Ⅵ)效果良好,故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国加油站基数大、分布广、环境敏感点多,加油站防治环境管理形势依旧严峻的现状,文章结合近年出台的加油站环境风险防治相关指南与标准,提出了完善渗漏监测预警体系、系统排查土壤污染隐 患、开展原位土壤修复工程示范、提高加油站环境监管水平和准入门槛等管控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力压裂法开采非常规气时,成分复杂、高盐度的采出水需经简单处理后回注地层。此过程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逐渐受到各界关注。针对采出水回注的井位层位、回注水水质等环境风险,综述了室内高温高压静态反应釜实验、动态驱替实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我国采出水回注环境影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膜界面探针技术(MIP)在西北某炼厂油罐区环境调查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光离子化检测器(PID)、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两个检测器的响应值确定了油罐区的污染分布情况,并结合取样实验室分析结果对膜界面探针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汽柴油以及部分原油罐区。MIP信号值与实验室分析的苯系物浓度的拟合程度高于石油烃,FID、PID与苯系物浓度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9 7和0.907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