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经济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美国外贸公司(Foreign Sales Corporations)所得税补贴案是近年来反补贴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案例,本文从该案着手,剖析了 WTO 的反补贴机制对成员国税收主权的制约,并分析了中国在这一领域应进行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苹果树冬季修剪的主要原则是: 1、平衡树势,主从分明。苹果树从树形要求上看,应下大上小,主枝均匀,主从分明,上下平衡。内密外稀,通风透光。为此在修剪时多采取强枝,少留多疏,由大变小的修剪手法;而对弱枝,则轻剪长放,多留少疏,由小促大。上强的树多层枝角  相似文献   
3.
补贴是各国目前所普遍采用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之一。但是,依据现有补贴与反补贴(SCM)规则,很多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真实目的的补贴都可能被判定为禁止性补贴或可诉性补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WTO成员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补贴措施的自由。因此,要为各国推行正当的应对气候变化补贴铺平道路,就必须对SCM协定的相关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借鉴GATT第20条模式,增加环保例外条款。  相似文献   
4.
宋俊荣 《改革与战略》2010,26(8):49-51,90
根据认证主体的不同,可将产品碳标识认证分为政府部门主导和民间机构主导两大类。前者属于GATT的调整范围,但并不当然地违背GATT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如果WTO成员方能在实施手段和方法上多加注意,那么是可以避免与GATT义务产生冲突的。后者虽然属于私人行为,但并非绝对游离在GATT体制之外。如果从事产品碳标识认证的民间机构实际上是听命于政府,且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那么该民间机构所从事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就应当被认定为政府行为,从而受制于GATT。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WTO 上诉机构就美国《2000年持续倾销与补贴补偿法》案向DSB 提交报告。最终,美国在本案主要实体部分败诉。本文对该案所涉的实体法律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澄清了国内对《反倾销协议》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有关规则的某些误解。  相似文献   
6.
宋俊荣 《涉外税务》2007,(11):33-36
反延期纳税机制是资本输出国保护税基、维护资本输出中性原则的重要手段。在世界上率先进行相关立法的美国,其反延期纳税机制现如今也受到了来自纳税人、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兴起等多方面的挑战。对此,本文介绍了三种改革反延期纳税机制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WTO框架下对进口内涵碳产品征收碳税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在同类产品间造成了差别待遇,所以对进口内涵碳产品征收碳税违背了GATT第1条最惠国待遇原则和第3条国民待遇原则。因此,要想在WTO框架内采取此类措施,就必须保证其符合GATT第20条例外条款的规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此类措施对同类产品给予差别待遇的依据应仅限于产品的碳含量,而不应扩展至其他方面,如产品的出口国等。此外,WTO成员方在采取此类措施时还应确保基本的公正和正当程序,以保障相关进出口商和出口国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国正在推行或酝酿的各种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均与现行WTO规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对于如何协调此种冲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笔者认为,要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与WTO规则之间的和谐共存,各国应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公平合理的责任分配,避免借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相似文献   
9.
环境税收边境调整是征收环境税的国家针对进出口产品采取的一种单边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扭转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劣势。但是,这一措施可能会与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反补贴规则产生冲突。虽然WTO成员方可以援引GATT第20条例外条款,但是否能获得WTO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的认同还是个未知数。对此,各国应同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0.
环境税收边境调整是征收环境税的国家针对进出口产品采取的一种单边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扭转一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劣势。但是,这一措施可能会与GATT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反补贴规则产生冲突。虽然WTO成员方可以援引GATT第二十条例外条款,而是否能获得wT0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的认同还是个未知数。对此,各国应同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